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艺美学论文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审美移情理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9页
 一、西方移情说观照下的中国移情理论研究第7-11页
 二、中国话语中的移情理论研究第11-14页
 三、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审美移情理论研究第14-19页
  (一) 对“移情”范畴的界定第14-17页
  (二)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17页
  (三)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思想层面的移情第19-29页
 一、教化移情第19-21页
  (一) 教化移情的作用第19-20页
  (二) 教化移情的方式第20-21页
 二、世风移情第21-23页
 三、言论移情第23-24页
 四、功利移情第24-25页
 五、声色移情第25-29页
  (一) 女色移情第25-27页
  (二) 娱乐活动移情第27-29页
第二章 艺术移情第29-39页
 一、音乐移情第29-36页
  (一) 移情发生于各类音乐活动中第30-31页
  (二) 音乐移情发生的条件第31-33页
  (三) 音乐移情和顿悟第33-35页
  (四) 音乐移情的作用第35-36页
 二、绘画书法移情第36-39页
第三章 山水移情第39-45页
 一、山水移情与归隐第40页
 二、山水移情与山水比德第40-41页
 三、移情山水之类型第41-44页
  (一) 壮美第41-42页
  (二) 奇美第42-43页
  (三) 秀美第43页
  (四) 旷美第43-44页
 四、山水移情与文学创作第44-45页
第四章 文学接受中的移情第45-54页
 一、文学接受移情发生时的心理状态第45-47页
 二、文学接受产生移情的条件第47-54页
  (一) 真情实感寓情于景第47-50页
  (二) 符合“六义”、“四声”要求第50-51页
  (三) 风格多样第51-54页
第五章 中西审美移情理论之比较第54-61页
 一、西方审美移情说概述第54-56页
 二、中西方审美移情理论相通之处第56页
 三、中西方审美移情理论不同之处第56-61页
  (一) 出现时间不同第56-57页
  (二) 研究对象有差异第57页
  (三) 研究倾向有不同之处第57页
  (四) 内涵有不同之处第57-58页
  (五) 文化背景不同第58-61页
结语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致谢第71-72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克纳“史诗”小说的画面叙事
下一篇:法治视野中的中国行政指导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