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下水泥流通加工中心选址研究
| 提要 | 第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学者对选址问题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国内学者对选址问题的研究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2章 区位理论与设施选址方法 | 第17-31页 |
| ·区位理论 | 第17-22页 |
|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 第17-18页 |
|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 第18-19页 |
| ·帕兰德设施区位理论 | 第19-20页 |
| ·胡佛区位理论 | 第20-21页 |
|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 第21-22页 |
| ·设施选址方法 | 第22-30页 |
| ·连续点选址方法 | 第22-25页 |
| ·离散点选址方法 | 第25-29页 |
| ·选址方法评价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水泥物流与水泥流通加工中心 | 第31-38页 |
| ·水泥产品与水泥物流 | 第31-33页 |
| ·水泥产品 | 第31页 |
| ·水泥物流系统 | 第31-33页 |
| ·流通加工中心类型与作用 | 第33-35页 |
| ·流通加工中心类型 | 第33-35页 |
| ·流通加工中心作用 | 第35页 |
| ·流通加工中心对水泥物流模式的影响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单水泥流通加工中心选址研究 | 第38-60页 |
| ·选址原则及影响因素 | 第38-40页 |
| ·选址原则 | 第38-39页 |
| ·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 ·单水泥流通加工中心选址模型 | 第40-49页 |
| ·初选模型 | 第40-42页 |
| ·MDHGF集成模型综合评价模型 | 第42-49页 |
| ·单水泥流通加工中心选址实例研究 | 第49-59页 |
| ·案例描述 | 第49-50页 |
| ·初步选址 | 第50-53页 |
| ·选址方案综合比选 | 第53-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多水泥流通加工中心选址研究 | 第60-71页 |
| ·多水泥流通加工中心选址模型 | 第60-64页 |
| ·模型建立 | 第60-64页 |
| ·模型求解 | 第64页 |
| ·多水泥流通加工中心选址算例 | 第64-70页 |
| ·案例描述 | 第64-65页 |
| ·案例求解 | 第65-70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本章小节 | 第70-71页 |
| 第6章 多人多行为多水泥流通加工中心选址研究 | 第71-78页 |
| ·多人多行为多水泥流通加工中心选址 | 第71-74页 |
| ·问题描述 | 第71页 |
| ·问题求解 | 第71-73页 |
| ·水泥物流费用比较 | 第73-74页 |
| ·多人合作多水泥流通加工中心物流费用公平分配模型 | 第74-77页 |
| ·n人合作对策 | 第74-75页 |
| ·Shapley值(势指标) | 第75页 |
| ·水泥物流节约费用合理分配 | 第75-77页 |
| ·本章小节 | 第77-78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1页 |
|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78-79页 |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79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摘要 | 第90-92页 |
| ABSTRACT | 第9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