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ATAMINE的凤凰山铜矿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矿山数字化概念 | 第14-15页 |
·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三维可视化建模基本原理 | 第17-30页 |
§2.1 数值模型 | 第17-18页 |
·块段模型 | 第17页 |
·网格模型 | 第17-18页 |
·断面模型 | 第18页 |
§2.2 几何模型 | 第18-19页 |
·线框模型 | 第18-19页 |
·表面模型 | 第19页 |
·实体模型 | 第19页 |
§2.3 体模型 | 第19-20页 |
§2.4 地质统计学基本原理 | 第20-26页 |
·区域化变量理论 | 第20-21页 |
·地质统计学方法 | 第21-26页 |
§2.5 三维建模方法 | 第26-27页 |
·DTM与3DM的区别和相同点 | 第26页 |
·三维建模的步骤 | 第26-27页 |
·三维线框模型连接方法 | 第27页 |
§2.6 相关软件介绍 | 第27-29页 |
·Datamine软件 | 第27-28页 |
·MapGis软件 | 第28-29页 |
·R2V软件 | 第29页 |
·Suffer软件 | 第2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与特征 | 第30-34页 |
§3.1 矿区自然地理条件 | 第30页 |
§3.2 矿山开采地质条件 | 第30-31页 |
·区域构造概述 | 第30页 |
·地层特征 | 第30-31页 |
§3.3 矿体地质特征 | 第31-32页 |
§3.4 开采矿石质量特征及参数指标 | 第32-33页 |
·矿石质量特征 | 第32-33页 |
·主要工业指标和参数计算方法 | 第33页 |
§3.5 矿山开采采矿工程特征 | 第3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地质数据库建库技术研究 | 第34-55页 |
§4.1 地质数据库概述 | 第34页 |
§4.2 数据建库方法 | 第34-35页 |
§4.3 原始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5-38页 |
·原始数据收集 | 第35-36页 |
·原始信息分析处理 | 第36页 |
·数据库组成信息 | 第36-38页 |
§4.4 数据库生成 | 第38-41页 |
·分类数据显示 | 第38-40页 |
·数据库格式要求 | 第40页 |
·生成数据库 | 第40-41页 |
§4.5 样品组合 | 第41-43页 |
§4.6 样品统计分析 | 第43-46页 |
·原始样品统计分析 | 第43-45页 |
·组合样品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4.7 变异函数计算与结构分析 | 第46-52页 |
§4.8 三维钻孔显示 | 第52-54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三维矿体模型 | 第55-69页 |
§5.1 基础信息处理技术 | 第55-57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5页 |
·图形坐标转换 | 第55-57页 |
§5.2 矿体轮廓线的圈定 | 第57-58页 |
·图形矢量化 | 第57-58页 |
·折迭点、冗余点的剔除 | 第58页 |
·数据格式转化 | 第58页 |
§5.3 三维矿体建模方法 | 第58-59页 |
§5.4 生成矿体模型的关键技术 | 第59-64页 |
·三维空间坐标转换 | 第59-61页 |
·控制线的使用 | 第61页 |
·添加辅助线 | 第61-62页 |
·矿体建模与地质学的结合 | 第62-64页 |
§5.5 生成矿体模型 | 第64-66页 |
§5.6 三维矿体模型功能实现 | 第66-68页 |
·线框检验 | 第66-67页 |
·线框体积计算 | 第67-68页 |
·矿体剖面切割 | 第6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三维采矿工程模型 | 第69-79页 |
§6.1 地下采矿工程建模方法 | 第69-70页 |
§6.2 巷道模型 | 第70-73页 |
·数据矢量化 | 第70页 |
·图幅拼接 | 第70-71页 |
·巷道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 | 第71-72页 |
·实体模型的布尔运算 | 第72-73页 |
·三维巷道模型 | 第73页 |
§6.3 采空区模型 | 第73-75页 |
·三维采空区建模原理 | 第73-74页 |
·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74页 |
·采空区三维模型 | 第74-75页 |
§6.4 点柱模型 | 第75页 |
§6.5 井筒模型 | 第75-76页 |
§6.6 露天矿模型 | 第76-77页 |
·露天矿构模方法 | 第76页 |
·露天矿建模技术 | 第76-77页 |
·生成模型 | 第77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七章 块段模型与品位估值技术研究 | 第79-90页 |
§7.1 块段模型原型的建立 | 第79-81页 |
·原型模型范围的确定 | 第79-80页 |
·块段原型单元块体尺寸确定 | 第80-81页 |
§7.2 矿体实体模型对块段原型的约束 | 第81-82页 |
·实体模型对块段模型约束原理 | 第81页 |
·设置约束参数 | 第81-82页 |
§7.3 品位估值 | 第82-85页 |
·普通克立格法估值 | 第82-84页 |
·块段模型三维显示 | 第84-85页 |
§7.4 储量计算 | 第85-89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8.1 主要成果总结 | 第90页 |
§8.2 展望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附表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