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板与不同基层的接触状态分析及有限元分析 | 第16-27页 |
·不同层间处治措施下水泥混凝土面层与基层的接触状态分析 | 第16-19页 |
·面层与基层接触界面的破坏过程分析 | 第16-18页 |
·荷载和环境因素对界面的破坏作用 | 第18页 |
·面层与基层接触状态分析 | 第18-19页 |
·界面接触有限元力学模拟 | 第19-26页 |
·接触状态非线性 | 第19-20页 |
·接触算法 | 第20-21页 |
·接触刚度定义 | 第21页 |
·摩擦模型选择 | 第21-22页 |
·水泥混凝土面层与基层接触状态模拟 | 第22-23页 |
·不同层间处治措施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设层间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荷载应力分析 | 第27-57页 |
·概述 | 第27-29页 |
·计算理论与计算方法 | 第27页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27-28页 |
·有限元法基本求解步骤 | 第28-29页 |
·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 第29-36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计算参数范围的确定 | 第31-34页 |
·模型尺寸及单元划分 | 第34-36页 |
·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 第36-43页 |
·面层厚度h_1的影响 | 第36-37页 |
·面层模量E_1的影响 | 第37-38页 |
·基层厚度h_2的影响 | 第38-39页 |
·基层模量的E_2的影响 | 第39-40页 |
·地基模量E_t的影响 | 第40-41页 |
·功能层模量E_3的影响 | 第41-42页 |
·功能层厚度h_3的影响 | 第42-43页 |
·荷载应力实用计算公式 | 第43-56页 |
·标准轴载作用下的荷载应力公式 | 第43-50页 |
·不同轴轮型荷载作用下基层底面的荷载应力公式 | 第50-54页 |
·轴—轮型对荷载应力的影响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设层间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温度应力分析 | 第57-76页 |
·路面结构温度场分析 | 第57-59页 |
·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 第59-63页 |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59-61页 |
·模型尺寸的确定 | 第61-63页 |
·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 第63-68页 |
·板长L的影响 | 第63-64页 |
·面层厚度h1的影响 | 第64页 |
·基层厚度h2的影响 | 第64-65页 |
·基层模量E2的影响 | 第65-68页 |
·不同层间状况下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 | 第68-74页 |
·计算模型及参数 | 第69-70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0-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设层间沥青混凝土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计算 | 第76-86页 |
·轴载换算公式与疲劳应力系数 | 第76-82页 |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 | 第76-78页 |
·设沥青混凝土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 | 第78-82页 |
·设沥青混凝土功能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计算方法 | 第82-86页 |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6-88页 |
主要结论 | 第86-87页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