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视点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重建技术 | 第9-10页 |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重建基本机理 | 第15-28页 |
·相机模型 | 第15-17页 |
·线性相机模型 | 第15-16页 |
·非线性相机模型 | 第16-17页 |
·相机标定所用到的坐标系及各坐标系之间变换关系 | 第17-22页 |
·图像像素坐标与图像物理坐标的变换关系 | 第19-20页 |
·图像物理坐标与相机坐标系的变换关系 | 第20页 |
·图像像素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的变换关系 | 第20页 |
·世界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的变换关系 | 第20-21页 |
·世界坐标系与图像像素坐标系的变换关系 | 第21-22页 |
·相机标定的基本原理 | 第22-24页 |
·线性模型相机标定 | 第23页 |
·非线性相机模型标定 | 第23-24页 |
·空间点重建的基本原理 | 第24-27页 |
·射影重建 | 第24-25页 |
·欧氏重建 | 第25-26页 |
·空间点的三维重建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多视点重建算法的分析与建立 | 第28-46页 |
·视图中物体的特征检测 | 第29-34页 |
·Harris 角点检测算法 | 第30-31页 |
·Hough 算法检测圆 | 第31-32页 |
·改进的Hough 检测圆算法 | 第32-33页 |
·实验验证 | 第33-34页 |
·相机标定及姿态估计 | 第34-39页 |
·改进的 Tsai 非线性标定算法 | 第34-36页 |
·张正友改进标定算法 | 第36-38页 |
·实例验证 | 第38-39页 |
·图像畸变校正 | 第39-41页 |
·空间点的重建算法 | 第41-45页 |
·基于两视图的空间点重建 | 第41-42页 |
·基于多视图的空间点重建 | 第42-44页 |
·实例验证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多视点三维重建的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46-63页 |
·基于多视点的三维重建基础实验 | 第46-51页 |
·图像采集 | 第46-47页 |
·特征点提取 | 第47页 |
·相机标定 | 第47-50页 |
·图像畸变校正 | 第50页 |
·空间点的三维重建 | 第50-51页 |
·基于多视点的规则物体三维重建 | 第51-54页 |
·基于多视点的自由曲面三维重建 | 第54-57页 |
·基于多视点的虚拟现实三维重建 | 第57-62页 |
·虚拟交互系统魔法书简介 | 第57页 |
·系统实现技术路线 | 第57-59页 |
·系统实现原理 | 第59-61页 |
·系统实现效果及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