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火焰图像处理的氮氧化物排放检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意义和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所做的工作 | 第9-10页 |
·论文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基于火焰图像的 NO_X排放量检测的研究 | 第11-19页 |
·国内外锅炉 NO_X排放量检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基于火焰图像的锅炉 NO_X排放量检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火焰图像处理技术在 NO_X检测中的应用 | 第14-19页 |
第三章 基于火焰图像的温度提取 | 第19-28页 |
·OTSU 分割法 | 第19-20页 |
·图像伪彩色增强处理 | 第20-21页 |
·对伪彩色图像的后续处理 | 第21-22页 |
·基于火焰图像的温度提取 | 第22-26页 |
·彩色 CCD 摄像机的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利用火焰图像的双色亮度值计算温度场 | 第23-26页 |
·结束语 | 第26-28页 |
第四章 NO_X生成机理与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8-38页 |
·锅炉 NO_X生成的原理 | 第28-34页 |
·热力型 NO_X生成机理 | 第29-31页 |
·燃料型 NO生成机理 | 第31-33页 |
·快速型 NO_X生成机理 | 第33-34页 |
·影响氮氧化物生成的因素 | 第34-37页 |
·NO_X生成计算模型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在锅炉氮氧化物中的应用 | 第38-55页 |
·NO_X排放量检测的数学模型 | 第38-39页 |
·PLS 的原理及数学建模 | 第39-43页 |
·PLS 的原理及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第39-42页 |
·PLS 的数学建模 | 第42-43页 |
·PLS 的计算模型 | 第43-46页 |
·交叉有效性 | 第46-48页 |
·舍一交叉验证法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46页 |
·“Q_h~2”检验法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46-48页 |
·PLS 应用上的改进 | 第48-50页 |
·随机均化矩阵法 | 第48页 |
·PLS 的应用改进 | 第48-49页 |
·PLS 改进后的优点 | 第49-50页 |
·数学模型原理图 | 第50-52页 |
·仿真结果 | 第52-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8页 |
·总结 | 第55页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55-5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5-56页 |
·未来的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