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 第8-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28页 |
|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 | 第9页 |
| ·系统发育和根瘤菌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 ·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根瘤菌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 | 第10-14页 |
| ·多相分类在根瘤菌分类中的应用 | 第14-22页 |
| ·表型分群的方法 | 第15-17页 |
| ·数值分类法 | 第15-16页 |
| ·全细胞可溶性蛋白电泳 | 第16页 |
| ·多位点酶电泳 | 第16页 |
| ·细胞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16-17页 |
| ·遗传型分群的方法 | 第17-22页 |
| ·基因组指纹图谱分析 | 第17-19页 |
| ·DNA同源性分析及G+C mol%含量测定 | 第19页 |
| ·特定基因或序列分析 | 第19-22页 |
| ·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 ·根瘤菌早期分类 | 第22-23页 |
| ·根瘤菌现代分类 | 第23-24页 |
| ·根瘤菌的最新分类系统 | 第24-28页 |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9-44页 |
| ·材料 | 第29-38页 |
| ·宿主品种、菌株和质粒 | 第29-32页 |
| ·供试引物 | 第32页 |
| ·培养基 | 第32-36页 |
| ·试剂 | 第36-38页 |
| ·方法 | 第38-44页 |
| ·根瘤菌的纯化和保存 | 第38页 |
| ·回接结瘤试验 | 第38页 |
| ·表型性状测定 | 第38-39页 |
| ·总DNA提取 | 第39页 |
| ·大肠杆菌质粒DNA制备 | 第39-40页 |
| ·16S rDNA序列克隆及测序 | 第40-41页 |
| ·16S-23S rDNA IGS序列克隆及测序 | 第41-42页 |
| ·atpD基因克隆及测序 | 第42页 |
| ·gln Ⅱ基因克隆及测序 | 第42-44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4-62页 |
| ·表型测定与聚类分析 | 第44-49页 |
| ·聚类结果 | 第44-45页 |
| ·各群特征描述 | 第45-49页 |
| ·建立在rrn操纵元基础上的序列分析 | 第49-55页 |
| ·16S rDNA序列测定与聚类分析 | 第49-52页 |
| ·16S-23S rDNA IGS PCR序列测定与聚类分析 | 第52-55页 |
| ·建立在持家基因基础上的序列分析 | 第55-59页 |
| ·atpD基因序列测定与聚类分析 | 第55-57页 |
| ·gln Ⅱ基因序列测定与聚类分析 | 第57-59页 |
| ·基于操纵元和持家基因序列及表型聚类的系统发育分析比较 | 第59-62页 |
| 5. 小结与讨论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2页 |
| ·讨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附录 | 第74-81页 |
| 论文投稿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