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即时通信软件的背景 | 第10页 |
·即时通信软件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移动即时通信在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即时通信软件的网络架构 | 第12-13页 |
·当前即时通讯软件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跨平台交流 | 第13页 |
·IM 间的互联互通 | 第13-14页 |
·IM 安全性问题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SIP 协议 | 第16-27页 |
·SIP 网络构成 | 第16-17页 |
·用户代理 | 第17页 |
·代理服务器 | 第17页 |
·重定向服务器 | 第17页 |
·注册服务器 | 第17页 |
·SIP 协议简介 | 第17-20页 |
·SIP 协议分层 | 第17-18页 |
·SIP 消息结构 | 第18页 |
·SIP 请求消息 | 第18-19页 |
·SIP 响应消息 | 第19-20页 |
·SIP 会话过程分析 | 第20-24页 |
·SIP 典型呼叫流程 | 第20-22页 |
·SIP 会话过程 | 第22-24页 |
·SIP 协议与其他协议的比较 | 第24-26页 |
·SIP 协议与H.323 协议的比较 | 第24-25页 |
·SIP 与SKYPE,MSN,QQ 的比较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SIMPLE 协议与Presence | 第27-30页 |
·SIMPLE 协议 | 第27页 |
·基于SIMPLE 协议的Presence 体系结构 | 第27-28页 |
·典型消息流程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基于SIP 的IM 软件PC 客户端框架设计 | 第30-40页 |
·需求分析 | 第30页 |
·软件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 | 第30-31页 |
·软件分层设计思想 | 第30-31页 |
·模块化设计思想 | 第31页 |
·软件设计方案 | 第31页 |
·SIP 协议栈的选取 | 第31-33页 |
·SIP 协议栈的比较 | 第32页 |
·eXosip 协议栈函数归类 | 第32-33页 |
·客户端数据流分析 | 第33-34页 |
·客户端模块详细设计 | 第34-39页 |
·登录模块设计 | 第35-36页 |
·联系人列表管理模块设计 | 第36-37页 |
·其他SIP 应用模块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IM 软件主要SIP 协议功能的实现与测试 | 第40-49页 |
·SIP 主要结构实现 | 第40-42页 |
·SIP 消息主要结构实现 | 第40-41页 |
·SIP URI 主要实现结构 | 第41-42页 |
·语音编码信息的结构 | 第42页 |
·SIP 模块实现SIP 的主要功能函数如下 | 第42-45页 |
·IM 软件PC 客户端功能测试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