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2-2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内燃机瞬时转速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波形分析法 | 第14-15页 |
·转矩估计法 | 第15-16页 |
·瞬时转速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内燃机动力学仿真 | 第20-51页 |
·引言 | 第20页 |
·曲轴模型的简化 | 第20-24页 |
·刚性模型的简化 | 第20-21页 |
·弹性模型的简化 | 第21-24页 |
·内燃机简化模型参数确定常用的方法 | 第24-31页 |
·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 | 第24-28页 |
·扭转刚度 | 第28-31页 |
·阻尼 | 第31页 |
·D495QB柴油机曲轴当量系统各参数的确定 | 第31-37页 |
·各部分转动惯量及扭转刚度 | 第32-33页 |
·激振力矩的计算 | 第33-36页 |
·曲轴系统振型及固有频率的计算 | 第36-37页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D495QB柴油机曲轴模型的建立 | 第37-40页 |
·Matlab/Simulink简介 | 第37页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曲轴刚性模型 | 第37-39页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曲轴弹性模型 | 第39-40页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曲轴模型仿真结果模型验证 | 第40页 |
·D495QB柴油机曲轴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第40-50页 |
·内燃机瞬时转速常用的分析方法 | 第41-43页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曲轴刚性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曲轴弹性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内燃机瞬时转速信号测量及分析 | 第51-70页 |
·引言 | 第51页 |
·瞬时转速的测量方法 | 第51-53页 |
·高频计数法 | 第51-52页 |
·高频采样法 | 第52-53页 |
·瞬时转速测量方法的选择 | 第53页 |
·试验平台 | 第53-55页 |
·发动机参数 | 第53-54页 |
·测试系统组成 | 第54-55页 |
·瞬时转速的测量方案 | 第55-58页 |
·瞬时转速信号的测点选择 | 第55-56页 |
·瞬时转速的计算 | 第56-57页 |
·瞬时转速采样频率的确定 | 第57-58页 |
·瞬时转速信号的预处理 | 第58-62页 |
·瞬时转速信号粗大误差的去除 | 第59-60页 |
·瞬时转速信号小波去噪 | 第60-61页 |
·滤波器选择 | 第61-62页 |
·特征参数的选择 | 第62-63页 |
·试验实测结果分析 | 第63-69页 |
·不同转速、不同负荷下瞬时转速分析 | 第64-67页 |
·曲轴扭转角计算及频域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瞬时转速信号分离技术的研究 | 第70-84页 |
·引言 | 第70页 |
·瞬时转速信号中主要影响因素的分离 | 第70-73页 |
·往复惯性力影响的分离 | 第70-71页 |
·曲轴扭振影响的分离 | 第71-73页 |
·盲源分离方法 | 第73-82页 |
·盲源分离方法原理 | 第73-74页 |
·ICA算法 | 第74-77页 |
·盲源分离方法对瞬时转速的分离效果分析 | 第77-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全文总结 | 第84-85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