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阵列天线OFDM系统的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移动通信的发展第11页
   ·OFDM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第11-13页
     ·OFDM 技术的发展第11-12页
     ·OFDM 技术的应用第12-13页
   ·智能天线的发展和应用第13-14页
     ·智能天线的发展第13页
     ·智能天线的应用第13-14页
   ·论文工作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阵列天线OFDM 系统第16-27页
   ·无线通信信道第16-18页
     ·无线信道衰落第16页
     ·小尺度衰落第16-17页
     ·多普勒频移第17-18页
   ·OFDM 系统第18-21页
     ·OFDM 系统基本模型第18-19页
     ·串并转换第19-20页
     ·FFT 在OFDM 系统中的应用第20-21页
     ·OFDM 系统的循环前缀第21页
   ·智能天线技术第21-26页
     ·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第21-22页
     ·阵列天线模型第22-24页
     ·波束形成及其算法第24-25页
     ·智能天线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改善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阵列天线OFDM 系统的频偏估计第27-40页
   ·频偏对OFDM 系统性能影响第27-28页
   ·OFDM 系统中传统频偏估计算法第28-34页
     ·CP-ML 算法第28-32页
     ·ESPRIT 方法第32-34页
   ·阵列天线 OFDM 系统的频偏估计算法第34-39页
     ·阵列天线OFDM 系统的信号模型第34-35页
     ·MI-ESPRIT 算法描述第35-36页
     ·MI-ESPRIT 算法性能第36-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阵列天线OFDM 系统的联合符号检测与 DOA 估计第40-58页
   ·阵列天线 OFDM 系统波束形成第40-42页
     ·阵列天线OFDM 系统的波束形成算法研究第40-41页
     ·pre-FFT 和post-FFT 波束形成算法比较第41-42页
   ·平行因子(PARAFAC)技术第42-48页
     ·数学模型第42-43页
     ·基础知识第43-46页
     ·k-秩第46-47页
     ·可辨识性第47-48页
   ·基于平行因子的联合估计算法第48-57页
     ·阵列天线OFDM 系统接收信号的数学模型第48-50页
     ·基于平行因子的联合估计算法分析第50-53页
       ·三线性分解第50-51页
       ·可辨识性第51-52页
       ·DOA 估计第52-53页
       ·联合信号检测和DOA 估计第53页
     ·性能仿真与分析第53-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第58-60页
   ·工作总结第58页
   ·工作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DPC码译码算法研究及性能分析
下一篇:基于空时自适应处理的广域MTI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