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后置处理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对象 | 第11页 |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五轴加工中心的结构类型及参数 | 第12-16页 |
·铣加工中心的分类 | 第12页 |
·五轴加工中心类型 | 第12-15页 |
·双转台机床(dual-table) | 第12-13页 |
·摆头及转台机床(head and table) | 第13-14页 |
·双摆头机床(dual-head)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五轴加工中心后置处理的运算 | 第16-25页 |
·双转台五轴加工中心坐标转换 | 第16-18页 |
·五轴联动摆头及转台机床的坐标转换 | 第18-19页 |
·五轴联动双摆头机床的坐标转换 | 第19-20页 |
·特殊双转台五轴机床(DMU50V)的后处理计算 | 第20-25页 |
·DMU 50V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后置处理算法 | 第20-21页 |
·工作台旋转角度B、C的计算 | 第21-22页 |
·刀位点的坐标变换矩阵的计算 | 第22-24页 |
·变换后的刀位点新坐标值的计算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基于UG五轴后处理的参数设置 | 第25-44页 |
·UG Post-Builder | 第25-28页 |
·事件生成器 | 第26-27页 |
·事件处理器 | 第27-28页 |
·DMU50V的结构与参数 | 第28-32页 |
·机床工作范围 | 第29页 |
·带旋转轴的分度台的参数 | 第29-31页 |
·机床刀库 | 第31页 |
·刚性台尺寸 | 第31页 |
·分度台 | 第31-32页 |
·DMU50V控制系统 | 第32页 |
·DUM50V的精度指标 | 第32页 |
·DMU50V后处理的制作 | 第32-43页 |
·收集DMU50V机床信息 | 第32-33页 |
·利用UG Post-Builder制作DMU50V后置处理 | 第33-39页 |
·机床类型在UG Post-Builder中的设定 | 第34页 |
·机床参数在UG Post-Builder中的设定 | 第34-35页 |
·加工程序开头和结尾的设定 | 第35-36页 |
·设置圆弧的插补参数 | 第36页 |
·其它参数设定 | 第36-39页 |
·换刀设定 | 第36-37页 |
·刀具补偿设定 | 第37页 |
·主轴转动设定 | 第37页 |
·机床控制设定 | 第37-38页 |
·循环运动G代码设定 | 第38-39页 |
·循环加工代码设定 | 第39页 |
·机床第四、五轴的设定 | 第39-43页 |
·TCL(Tool Command Language)语言 | 第40页 |
·TCL指令结构 | 第40页 |
·Tcl和UG | 第40-41页 |
·用TCL语言完善DMU50V后处理 | 第41-43页 |
·DMU50V机床轴的确定 | 第41-42页 |
·专用后置处理器与UG的集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五轴数控后置处理的实施 | 第44-53页 |
·引言 | 第44页 |
·DMU50V进行零件加工的一般步骤 | 第44-45页 |
·零件工艺性分析 | 第45-49页 |
·零件毛坯的确定 | 第45页 |
·毛坯材质的加工性分析 | 第45-46页 |
·加工刀具的材料的选择 | 第46-47页 |
·选用刀具材料的要求 | 第46-47页 |
·加工钛合金的刀具材料 | 第47页 |
·加工钛合金铣刀的几何参数 | 第47页 |
·切削参数选择 | 第47-48页 |
·钛合金加工冷却液 | 第48页 |
·切削钛合金的注意的事项 | 第48-49页 |
·加工工艺设计 | 第49-51页 |
·技术要点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3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附件1 后置处理文件(部分) | 第57-59页 |
附件2 零件精加工程序(部分)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