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 | 第17-2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8-25页 |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 第25-27页 |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25页 |
·城乡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城乡协调度和城乡协调发展度内涵 | 第27-28页 |
·协调和协调发展 | 第27页 |
·城乡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吉林省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 第29-39页 |
·吉林省自然概况 | 第29页 |
·吉林省各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 第29-32页 |
·城市工业发展状况 | 第29-31页 |
·城市居民生活状况 | 第31-32页 |
·吉林省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 第32-33页 |
·农业发展状况 | 第32页 |
·农村居民生活状况 | 第32-33页 |
·吉林省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 第33-36页 |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城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9页 |
第4章 吉林省经济转型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 | 第39-45页 |
·吉林省经济转型的发展目标 | 第39页 |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影响 | 第39-42页 |
·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对新型工业的影响 | 第40页 |
·对服务业的影响 | 第40-41页 |
·对城镇化的影响 | 第41页 |
·对生态的影响 | 第41-42页 |
·对社会事业的影响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5页 |
第5章 吉林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45-59页 |
·吉林省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第45-53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5-47页 |
·评价方法与步骤 | 第47-48页 |
·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分析 | 第48-50页 |
·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分析 | 第50-51页 |
·划分吉林省 9 个地级市协调发展阶段及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吉林省 20 个县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第53-57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53页 |
·评价方法与步骤 | 第53页 |
·评价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国内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及启示 | 第59-65页 |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 | 第59-61页 |
·日本关于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 第59页 |
·美国关于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 第59-60页 |
·韩国关于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 第60-61页 |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内经验 | 第61-64页 |
·政府调控为主导,部门间联动机制 | 第61页 |
·统筹城乡规划布局,明确城乡功能定位 | 第61-62页 |
·夯实产业基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 第62页 |
·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多种形式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 第62-63页 |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第63页 |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整体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建设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7章 吉林省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第65-71页 |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 第65页 |
·深化企业改革,推动全民创业 | 第65-66页 |
·发展特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 第66-67页 |
·加快城镇化,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第67-68页 |
·完善农村资金投入体系,加强农村生产设备建设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导师简介 | 第79-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