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35页 |
第一章 哺乳动物核移植供体核的重编程 | 第10-20页 |
·DNA 甲基化 | 第10-13页 |
·DNA 甲基化定义 | 第10-11页 |
·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 第11-12页 |
·重构胚核重编程中甲基化变化 | 第12-13页 |
·组蛋白乙酰化 | 第13-14页 |
·核仁结构的修饰 | 第13页 |
·组蛋白乙酰化 | 第13-14页 |
·重构胚核重编程中组蛋白的乙酰化 | 第14页 |
·X 染色体失活 | 第14-16页 |
·X 染色体失活定义 | 第14-15页 |
·重构胚中X 染色体失活 | 第15-16页 |
·端粒 | 第16-17页 |
·端粒定义及生物学特性 | 第16页 |
·重构胚中端粒长度的变化 | 第16-17页 |
·印记基因的表达 | 第17页 |
·印记基因 | 第17页 |
·印记基因在核移植重构胚中的变化 | 第17页 |
·其他与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17-20页 |
·重构胚中基因表达改变 | 第17-18页 |
·调控胚胎发育的基因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体内发育胚胎与核移植重构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同 | 第20-28页 |
·正常受精胚胎发育事件概述 | 第20-22页 |
·细胞生物学变化 | 第20-21页 |
·分子生物学机理 | 第21-22页 |
·核移植胚胎发育过程的事件概述 | 第22-26页 |
·细胞生物学变化 | 第23-24页 |
·分子生物学机理 | 第24-26页 |
·核移植胚胎发育事件的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卵细胞质量的影响 | 第26页 |
·供体细胞状态的影响 | 第26页 |
·卵细胞质与供体细胞核的协调互作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影响核移植重编程的因素 | 第28-35页 |
·供体细胞的选择与处理对重编程过程的影响 | 第28-31页 |
·供体细胞的选择 | 第28-30页 |
·供体细胞的处理 | 第30-31页 |
·受体细胞质的选择和处理对重编程的影响 | 第31-32页 |
·核浆素对供体细胞的重编程的作用 | 第32-35页 |
·核浆素的结构和生物学性质 | 第32-33页 |
·核浆素对体细胞去分化的影响 | 第33-35页 |
试验研究 | 第35-51页 |
第四章 体外成熟不同时间剥离颗粒细胞对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 | 第35-4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5-37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5-36页 |
·方法 | 第36-37页 |
·结果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饲养层的制备 | 第39页 |
·不同时间剥离颗粒细胞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五章 质粒显微注射对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 | 第40-5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0-46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6页 |
·结果 | 第46-49页 |
·观察转染细胞中H1c 的表达、定位情况 | 第46-47页 |
·重组质粒pVenus-H1foo 的酶切鉴定 | 第47页 |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Venus-H1foo mRNA 在卵母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 | 第47-48页 |
·质粒pVenus, pDsRed1-N1 和重组质粒pDsRed1-H1c 显微注射结果 | 第48-49页 |
·显微注射对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发育的影响 | 第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mRNA、空质粒在卵母细胞中的表达 | 第50页 |
·重组质粒在卵母细胞中的表达 | 第50-51页 |
本研究新见解 | 第51页 |
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