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药物学论文--兽医毒物学论文--兽医毒物各论论文

茎直黄芪化学成分与疯草苦马豆素动态变化规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前言第12-13页
第一章 国内外疯草及动物疯草中毒病的研究进展第13-28页
   ·疯草的定义第13-14页
   ·疯草的生态学研究第14-20页
     ·疯草的种类和分布第14-15页
     ·疯草的生物学特性第15-20页
     ·疯草生长的影响因素第20页
   ·疯草的中毒学研究第20-24页
     ·疯草引起的中毒症状第20-22页
     ·疯草中毒引起的病理变化第22页
     ·疯草引起的血液学变化第22-23页
     ·疯草中毒病的诊断第23页
     ·疯草中毒病的治疗第23-24页
   ·疯草的毒理学研究第24-25页
     ·硒第24页
     ·硝基类化合物第24-25页
     ·苦马豆素第25页
   ·疯草危害的治理第25-27页
     ·科学认识疯草第25-26页
     ·疯草的防除措施第26-27页
     ·动物疯草中毒的预防措施第27页
   ·疯草研究展望第27-28页
第二章 国内外苦马豆素的研究第28-44页
   ·苦马豆素的来源第28-32页
     ·苦马豆素的植物来源第28-29页
     ·苦马豆素的生物合成第29-31页
     ·苦马豆素的人工合成第31-32页
   ·苦马豆素理化特性第32-33页
     ·苦马豆素的理化性质第32页
     ·苦马豆素的波谱特性第32-33页
   ·苦马豆素的检测第33-38页
     ·薄层色谱法(TLC)第34-35页
     ·气相色谱法(GC)第35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第35-36页
     ·α-甘露糖苷酶活性抑制分析法(α-Mannosidase inhibition assay)第36-37页
     ·其他方法第37-38页
   ·苦马豆素的毒性第38-41页
     ·苦马豆素代谢动力学第38页
     ·苦马豆素引起的亚临床、临床变化第38-39页
     ·苦马豆素引起的病理变化第39页
     ·苦马豆素毒性作用的机制第39-41页
   ·苦马豆素的药用活性第41-43页
     ·苦马豆素抗肿瘤活性第41-42页
     ·苦马豆素免疫调节活性第42-43页
   ·苦马豆素研究展望第43-44页
第三章 茎直黄芪总浸膏提取及化学成分TLC 分析第44-58页
   ·试验材料第44-45页
     ·植物材料第44页
     ·主要试剂第44页
     ·主要仪器第44-45页
   ·试验方法第45-47页
     ·茎直黄芪化学成分提取第45页
     ·茎直黄芪化学成分TLC 分析第45-47页
   ·试验结果第47-54页
     ·茎直黄芪化学成分提取第47页
     ·茎直黄芪化学成分TLC 分析第47-54页
   ·讨论第54-56页
     ·茎直黄芪总浸膏的提取第54页
     ·化学成分TLC 定性分析第54-55页
     ·化学成分TLC 定量分析第55-56页
     ·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专项定量分析第56页
   ·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茎直黄芪化学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第58-66页
   ·试验材料第58页
     ·试验样品第58页
     ·主要试剂第58页
     ·主要仪器第58页
   ·试验方法第58-60页
     ·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分离第58-59页
     ·氯仿部位化学成分分离第59页
     ·分离化合物的纯度判定第59页
     ·分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59-60页
   ·试验结果第60-65页
     ·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分离第60-61页
     ·氯仿部位化合物分离第61-62页
     ·分离化合物的纯度判定第62页
     ·分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62-65页
   ·讨论第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我国主要疯草苦马豆素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第66-83页
   ·试验材料第66-67页
     ·植物材料第66页
     ·主要试剂第66页
     ·主要仪器第66-67页
   ·试验方法第67-69页
     ·样品采集第67页
     ·苦马豆素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第67-69页
     ·样品苦马豆素含量的测定第69页
   ·试验结果第69-80页
     ·样品采集第69-71页
     ·苦马豆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71-74页
     ·样品苦马豆素含量的测定第74-80页
   ·讨论第80-81页
     ·苦马豆素含量测定方法第80页
     ·疯草威胁区域分布第80-81页
     ·苦马豆素动态变化规律第81页
     ·疯草防治的建议第81页
   ·小结第81-83页
结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3页
附录Ⅰ有毒黄芪属、棘豆属植物的种类与分布第93-99页
附录Ⅱ各化合物光谱图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作者简介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生菌—黄芪多糖合生元的研制及其对腹泻犊牛肠道菌群结构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牛卵母细胞成熟前基因注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