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31页 |
·猪瘟及其流行情况 | 第8-15页 |
·猪瘟概述 | 第8页 |
·猪瘟病毒 | 第8-10页 |
·猪瘟病毒的主要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 第10-11页 |
·猪瘟病毒的遗传分型 | 第11页 |
·猪瘟病毒的流行特征及流行株 | 第11-13页 |
·猪瘟在全世界的流行情况 | 第13-15页 |
·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瘟流行的现状及特征 | 第15-16页 |
·范围广、发病年龄小,死亡率显著降低、散发流行、呈温和状态 | 第15页 |
·持续性感染、胎盘感染和免疫耐受 | 第15-16页 |
·免疫力低下,混合感染严重 | 第16页 |
·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瘟持续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16-19页 |
·引种的不规范和流行毒株的变异 | 第16-17页 |
·疫苗使用和技术操作存在诸多问题 | 第17页 |
·潜在性感染和免疫程序的混乱 | 第17页 |
·药物应用和免疫空白期的存在 | 第17-18页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干扰和母源抗体的干扰 | 第18页 |
·免疫抑制性疾病及物质的存在 | 第18页 |
·疫苗质量存在问题 | 第18-19页 |
·猪瘟诊断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规模化猪场猪瘟母源抗体衰减的研究 | 第28-31页 |
·猪瘟免疫在猪瘟预防与控制方面的意义 | 第28页 |
·猪瘟母源抗体变化与猪瘟免疫的关系 | 第28-29页 |
·猪瘟首免日龄确定与猪瘟预防的关系 | 第29-30页 |
·影响猪瘟母源抗体获得与衰减的主要因素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嘉峪关某规模场猪瘟抗体水平的血清学调查 | 第31-35页 |
·嘉峪关某规模场概况 | 第31页 |
·嘉峪关规模场目前猪瘟免疫及猪瘟抗体水平的血清学调查 | 第31-34页 |
·各阶段猪只猪瘟的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 第31-33页 |
·检测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规模场开展猪瘟母源抗体监测对推行初免日龄研究的意义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规模化猪场母源抗体衰减规律的研究 | 第35-42页 |
·研究的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试验时间与地点 | 第35页 |
·供试动物及试验材料 | 第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母源抗体监测的结果 | 第37-40页 |
·仔猪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 | 第37页 |
·母源抗体检测结果 | 第37-40页 |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规模化猪场仔猪初免日龄的探索 | 第42-46页 |
·试验的组织和方法 | 第42页 |
·初免35 日龄,二免60 日龄的效果检测与分析 | 第42-43页 |
·仔猪猪瘟疫苗免疫跟踪调查 | 第43-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页 |
·最佳首免日龄的选择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7页 |
·脾淋苗免疫比细胞苗好 | 第46页 |
·仔猪在7 日龄左右母源抗体水平达到最高 | 第46页 |
·猪瘟的初免比较合适的时间是35-42 日龄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