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海洋细菌Cellulophaga sp. QY201的内切葡聚糖酶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0 前言第16-31页
   ·纤维素第16-18页
     ·纤维素的来源第16页
     ·纤维素的结构与分类第16-17页
     ·纤维素的应用第17-18页
   ·纤维素酶第18-29页
     ·纤维素酶的多样性第18页
     ·纤维素酶的来源第18-19页
     ·纤维素酶的结构第19-20页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第20-21页
     ·纤素酶的活性测定方法第21页
     ·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第21-22页
     ·纤维素酶的基因克隆第22-23页
     ·纤维素酶功能性氨基酸的研究及意义第23-25页
     ·海洋纤维素酶的研究第25-26页
     ·纤维素酶的应用第26-29页
       ·纤维素酶在海藻遗传工程中的应用第26页
       ·纤维素酶在动物饲料的应用第26-27页
       ·纤维素酶在造纸业中的应用第27页
       ·纤维素酶在纺织业的应用第27-28页
       ·纤维素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28页
       ·纤维素酶在发酵、酿造工业中的应用第28-29页
   ·本论文的前期工作和研究展望第29-31页
1 内切葡聚糖酶 CelA 的分离纯化第31-40页
   ·材料与仪器第31-32页
     ·仪器第31-32页
     ·菌株及培养基第32页
     ·试剂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6页
     ·酶活检测方法第32-33页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33-34页
     ·菌株的活化和筛选第34页
     ·粗酶液的制备第34页
     ·酶的分离纯化第34-36页
       ·硫酸铵沉淀粗分离第34-35页
       ·G-25柱脱盐第35页
       ·离子交换层析第35页
       ·凝胶过滤层析第35页
       ·G-25柱脱盐第35页
       ·SDS-PAGE蛋白电泳第35-36页
   ·实验结果第36-39页
     ·离子交换层析第36-37页
     ·凝胶过滤层析第37页
     ·分离纯化结果第37-38页
     ·SDS-PAGE电泳第38-39页
   ·讨论第39页
   ·小结第39-40页
2 内切葡聚糖酶的性质研究第40-53页
   ·材料与仪器第40页
     ·仪器第40页
     ·试剂第40页
   ·实验方法第40-42页
     ·内切葡聚糖酶的生化性质分析第40-42页
       ·反应最适温度第40-41页
       ·反应最适pH第41页
       ·温度对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第41页
       ·pH对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第41页
       ·EDTA、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第41页
       ·CelA对蛋白酶的抗性研究第41页
       ·酶的底物特异性研究第41-42页
     ·内切葡聚糖酶的降解产物研究第42页
       ·CelA降解产物的质谱分析第42页
       ·纤维寡糖的制备和CelA的降解产物分析第42页
   ·实验结果第42-51页
     ·内切葡聚糖酶的生化性质研究第42-47页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第42-43页
       ·酶的最适反应pH第43-44页
       ·酶的温度稳定性第44-45页
       ·pH对酶稳定性的影响第45页
       ·EDTA、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第45-46页
       ·蛋白酶处理对酶活性研究第46-47页
       ·酶的底物特异性研究第47页
     ·内切葡聚糖酶的降解产物研究第47-51页
       ·降解产物的质谱分析第47-49页
       ·纤维寡糖的制备和CelA的降解产物分析第49-51页
   ·讨论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3 内切葡聚糖酶的基因克隆、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第53-88页
   ·实验材料第53-54页
     ·实验仪器第53-54页
     ·菌株与培养基第54页
     ·试剂第54页
   ·实验方法第54-65页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 celA 的克隆第54-61页
       ·N-端和中间氨基酸序列的测定第54-55页
       ·Cellulophaga sp.QY20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55-56页
       ·质粒 DNA 的提取第56-57页
       ·简并 PCR 扩增目的片段第57-58页
       ·第一次反向 PCR第58-60页
       ·第二次反向 PCR第60-61页
       ·PCR 产物的序列分析第61页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celA表达体系的构建第61-63页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第61页
       ·PCR 扩增目的片段第61-62页
       ·PCR 产物的纯化与酶切第62页
       ·pET-24a(+)载体质粒的制备第62页
       ·重组表达载体的建立第62-63页
       ·重组质粒的测序第63页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 CelA 的重组表达和纯化第63-64页
       ·重组内切葡聚糖酶rCelA 的制备第63页
       ·Ni-亲和柱层析第63-64页
     ·重组内切葡聚糖酶rCelA 的酶学性质研究第64-65页
       ·rCelA的最适反应温度第64页
       ·rCelA最适反应pH第64页
       ·温度对rCelA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第64页
       ·pH对rCelA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第64-65页
       ·rCelA的底物特异性研究第65页
   ·实验结果第65-86页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celA 的克隆第65-82页
       ·N-端和中间氨基酸序列的测定第65-70页
       ·简并 PCR 扩增目的片段第70-72页
       ·反向 PCR第72-75页
       ·celA 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CelA 的序列分析第75-77页
       ·序列相似性搜索 BLASTp第77-80页
       ·保守区域(Conserved Domain)搜索- RPS-BLAST第80页
       ·内切葡聚糖酶 CelA 氨基酸组成第80-82页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celA表达体系的构建第82-83页
     ·CelA的表达及纯化第83-85页
     ·重组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第85-86页
   ·总结与讨论第86-88页
总结与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章第90-94页
致谢第94-95页
个人简历第95-96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寡毛类及缘毛类纤毛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及扇形游仆虫组蛋白H3基因克隆
下一篇:海洋有益菌JG1的分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