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药物学论文--兽医毒物学论文--动物性食品中化学物残留论文

三种检测牛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方法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引言第11-15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FQs 类药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第11-13页
     ·FQs 的发展概况第11-12页
     ·FQs 作用机理第12页
     ·FQs 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第12页
     ·FQs 不良反应和残留的危害第12-13页
   ·FQs 研究现状和进展第13页
   ·FQs 残留检测的分析方法第13-15页
     ·微生物检测法第13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3页
     ·液-质联用法第13-14页
     ·免疫检测法第14-15页
实验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牛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第15-29页
   ·材料和方法第15-18页
     ·材料和试剂第15-16页
     ·仪器设备第16页
     ·实验方法第16-18页
   ·实验结果第18-23页
     ·标准曲线第18-20页
     ·回收率及变异系数第20-23页
     ·最低检测限第23页
   ·分析与讨论第23-29页
     ·不同的前处理方法第23页
     ·流速的选择第23-24页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24-25页
     ·不同的流动相比较第25-26页
     ·流动相中乙腈比例的影响第26-28页
     ·离心速率和时间的确定第28页
     ·回收率的影响因素第28-29页
实验二 微生物学方法检测牛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第29-45页
   ·实验材料第29-30页
     ·实验材料第29页
     ·菌种与药品第29页
     ·培养基第29-30页
     ·溶液的配制第30页
   ·仪器设备第30页
   ·菌种的准备第30-31页
     ·菌种的接种方法第30-31页
     ·工作用菌种的保存及传代第31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31页
   ·实验方法第31-35页
     ·杯碟法设计原理第32-33页
     ·最适菌层浓度的选择第33页
     ·菌液平板的制备第33页
     ·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最低检测限的测定第33-34页
     ·在空白牛奶中最低检测限的测定第34页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4-35页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第35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5-43页
     ·最适菌层浓度的确定第35-37页
     ·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最低检测限的测定结果第37-38页
     ·在空白牛奶中最低检测限的测定结果第38-39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第39-41页
     ·回收率及精密度测定结果第41-43页
   ·讨论第43-45页
     ·试验菌种的纯化第43页
     ·抑菌圈清晰度的控制因素第43页
     ·其它的影响因素第43-44页
     ·最低检测限的选择第44页
     ·最适敏感菌的选择第44-45页
实验三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牛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第45-50页
   ·原理第45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材料第45页
     ·试剂第45页
     ·仪器第45-46页
     ·分析步骤第46页
   ·结果第46-48页
     ·标准曲线第46-47页
     ·回收率和精密度测定第47-48页
     ·最低检测限第48页
   ·分析与讨论第48-50页
总体讨论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表第57-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新城疫病毒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精粗比下驱除原虫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及饲料降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