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7页
第1章 绪 论第17-28页
   ·引言第17-19页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9-25页
     ·再生混凝土材料第19页
     ·再生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第19-21页
     ·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现状第21-25页
   ·再生混凝土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研究中的问题第2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8页
     ·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第25-26页
     ·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第26页
     ·再生混凝土长柱抗震性能第26页
     ·再生混凝土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分析第26-27页
     ·再生混凝土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第27-28页
第2章 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28-55页
   ·试验概况第28-30页
     ·试件设计第28-29页
     ·试件制作及材料性能指标第29-30页
   ·加载方案及测试内容第30-32页
     ·加载装置第30-31页
     ·加载制度第31页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第31-32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2-53页
     ·特征荷载实测值及分析第32-33页
     ·特征位移与延性性能第33-34页
     ·刚度退化第34-35页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第35-37页
     ·耗能能力分析第37-38页
     ·破坏特征分析第38-44页
     ·实测钢筋应变及分析第44-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3章 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55-80页
   ·试验概况第55-57页
     ·试件设计第55-56页
     ·试件制作及材料性能指标第56-57页
   ·加载方案及测试内容第57-59页
     ·加载装置第57页
     ·加载制度第57-58页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第58-59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9-78页
     ·特征荷载实测值及分析第59页
     ·特征位移与延性性能第59-60页
     ·刚度退化第60-61页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第61-63页
     ·耗能能力分析第63-64页
     ·破坏特征分析第64-72页
     ·实测钢筋应变及分析第72-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4章 再生混凝土长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80-110页
   ·试验概况第80-83页
     ·试件设计第80-81页
     ·试件制作及材料性能指标第81-83页
   ·加载方案及测试内容第83-85页
     ·加载装置第83页
     ·加载制度第83-84页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第84-85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85-108页
     ·特征荷载实测值及分析第85页
     ·特征位移与延性性能第85-87页
     ·刚度及其退化第87-89页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第89-91页
     ·耗能能力分析第91页
     ·破坏特征分析第91-104页
     ·实测钢筋应变及分析第104-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5章 再生混凝土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有限元建模第110-115页
   ·引言第110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10-113页
     ·材料模型第110-111页
     ·单元选取第111-112页
     ·网格划分第112-113页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第113页
     ·非线性方程求解第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6章 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第115-121页
   ·引言第115页
   ·“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第115页
   ·框架各阶段应力应变第115-120页
     ·开裂点第115-117页
     ·屈服点第117-118页
     ·峰值荷载点第118-119页
     ·最终荷载点第119-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7章 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第121-129页
   ·引言第121页
   ·“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第121页
   ·试件各阶段应力应变第121-127页
     ·开裂点第121-123页
     ·屈服点第123-124页
     ·峰值荷载点第124-126页
     ·最终荷载点第126-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第8章 再生混凝土长柱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第129-153页
   ·引言第129页
   ·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第129-137页
     ·“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第129-130页
     ·试件各阶段应力及应变第130-137页
   ·不同纵筋配筋率第137-145页
     ·“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第137页
     ·试件各阶段应力及应变第137-145页
   ·不同轴压比第145-152页
     ·“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第145页
     ·试件各阶段应力及应变第145-152页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第9章 模型试件屈服机制及承载力计算第153-156页
   ·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第153-154页
     ·屈服机制分析第153-154页
     ·承载力计算第154页
   ·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第154-155页
     ·屈服机制分析第154-155页
     ·承载力计算第155页
   ·本章小结第155-156页
第10章 再生混凝土长柱承载力及恢复力模型第156-163页
   ·弹性刚度模型第156-157页
   ·承载力模型第157-158页
   ·恢复力模型第158-162页
     ·骨架曲线第159-160页
     ·滞回规则第160-161页
     ·滞回曲线计算第161-162页
   ·本章小结第162-163页
第11章 再生混凝土框架与框架-剪力墙抗震设计建议第163-170页
   ·一般规定第163-165页
   ·截面设计第165-167页
   ·抗震构造第167-169页
     ·再生混凝土框架梁第167-168页
     ·再生混凝土框架柱第168-169页
     ·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第169页
   ·本章小结第169-170页
结论与展望第170-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80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0-181页
博士期间申请及获得的专利第181-182页
致谢第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刚接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滞回性能研究
下一篇:混杂FRP及其加固腐蚀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