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祥云推覆构造地质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言第9-19页
   ·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研究概述第9-14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4-17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自然地理概况第19-23页
   ·交通位置及经济状况第19-21页
   ·地形地貌和气象、水文第21-23页
     ·地形地貌第21页
     ·气象第21-22页
     ·水文第22-23页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3-45页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第23-26页
     ·扬子准地台第24页
     ·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第24-26页
   ·区域构造格架第26-35页
     ·区域主要断裂第26-29页
     ·区域主要块体第29-32页
     ·第四纪盆地第32-35页
   ·区域地层和岩浆岩第35-40页
     ·区域地层第35-38页
     ·岩浆岩第38-40页
   ·区域地质发展史第40-45页
第四章 祥云推覆构造的几何形态及运动学特征第45-74页
   ·白土田—水目山前锋挤压带第51-61页
     ·谢官营—水目山段第51-59页
     ·水目山—干海子段第59-60页
     ·干海子—河东村段第60-61页
   ·吉祥庄—白土田中部叠瓦状后展带第61-71页
     ·石钢山断层(F_4)第61-64页
     ·巴冲断层(F_6)第64页
     ·上北邑断层(F_7)第64页
     ·三里坡—锅底山断层(F_8)第64-66页
     ·大石房断层(F_(10))第66-69页
     ·禹门村断层(F_9)第69-71页
   ·北云以北根部发育带第71-72页
   ·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祥云推覆构造的动力学机制分析第74-86页
   ·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对红河断裂带的影响第75-78页
   ·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对程海断裂带的影响第78-80页
   ·祥云推覆构造的形成期次和推覆距离探讨第80-83页
     ·推覆构造的形成期次第80-81页
     ·推覆构造的推覆距离第81-83页
   ·祥云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机制及演化模式第83-86页
第六章 结语第86-88页
   ·结论第86-87页
   ·不足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大厂锡矿区泥盆纪地层的地质研究
下一篇:西昌昔格达组的动力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