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图索引 | 第11-12页 |
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6页 |
·电力金融市场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综述 | 第16-24页 |
·电力市场设计 | 第16-18页 |
·电力金融交易理论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电力金融市场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金融市场理论、实践对我国电力金融市场设计与建设的启示 | 第24-25页 |
·论文的内容结构、创新点与研究路线 | 第25-29页 |
第二章 电力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 | 第29-51页 |
·引言 | 第29页 |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概述 | 第29-32页 |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框架 | 第31-32页 |
·电力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组成与交易制度 | 第32-36页 |
·电力金融市场交易模型 | 第36-45页 |
·集合竞价交易模型 | 第36-38页 |
·连续竞价交易模型 | 第38-41页 |
·做市商交易模型 | 第41-44页 |
·几种市场的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电力金融市场信息影响价格形成过程分析 | 第45-50页 |
·交易策略分析 | 第45-47页 |
·信息影响分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电力金融市场效率理论、识别方法与实证研究 | 第51-65页 |
·引言 | 第51页 |
·电力金融市场效率理论 | 第51-54页 |
·市场效率的定义 | 第51-53页 |
·保证电力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市场机制 | 第53-54页 |
·电力金融市场效率的随机模型 | 第54页 |
·电力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理论 | 第54-57页 |
·交易成本理论的形成 | 第54-55页 |
·电力金融市场交易成本构成 | 第55-57页 |
·电力金融市场效率识别理论与方法 | 第57-60页 |
·电力金融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电力金融市场风险理论与市场风险预警研究 | 第65-87页 |
·引言 | 第65页 |
·风险基本理论概述 | 第65-67页 |
·风险的经济学概念 | 第65页 |
·金融风险概述 | 第65-67页 |
·风险预警理论 | 第67-69页 |
·预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67-68页 |
·风险预警方法与模型 | 第68-69页 |
·风险预警方法的选取 | 第69页 |
·电力金融市场价格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 第69-78页 |
·引言 | 第69-71页 |
·电力市场价格风险预警模型 | 第71-75页 |
·实证分析 | 第75-78页 |
·基于案例推理的电力衍生品风险预警研究 | 第78-85页 |
·引言 | 第78-79页 |
·案例推理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79-80页 |
·基于案例推理的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 第80-83页 |
·算例分析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电力金融市场微观结构进化与实现路径研究 | 第87-113页 |
·引言 | 第87页 |
·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与展望 | 第87-90页 |
·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 | 第87-88页 |
·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88-90页 |
·我国建立电力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 第90-92页 |
·我国当前电力市场微观结构与有效的电力金融市场微观结构比较 | 第92-93页 |
·我国电力金融市场建设的切入点 | 第93-94页 |
·我国电力金融市场的建设目标 | 第94-98页 |
·我国电力金融市场的实现方式总体设计和演化路径分析 | 第98-110页 |
·实现方式总体设计 | 第98-99页 |
·市场演化路径分析 | 第99-101页 |
·电力衍生品合约设计 | 第101-106页 |
·市场交易价格形成方式 | 第106-107页 |
·电力金融市场风险控制机制设计 | 第107-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本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展望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8页 |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8-13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