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创新点及存在不足 | 第20-22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21-22页 |
2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创新与创业 | 第22-23页 |
·创业教育 | 第23-24页 |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及表现形式 | 第24-27页 |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种模式 | 第24-26页 |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表现形式 | 第26-27页 |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第27-30页 |
·创新理论 | 第27-28页 |
·学习鹰架(scaffolding)理论 | 第28-29页 |
·合作学习理论 | 第29页 |
·情境学习理论 | 第29-30页 |
3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30-37页 |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演进历程 | 第30-31页 |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 第31-33页 |
·大学生创业教育初具规模,但发展缓慢 | 第31-32页 |
·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虽晚,但已受到重视 | 第32页 |
·三种创业教育模式已形成,但尚未形成制度化体系 | 第32-33页 |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4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7-41页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7页 |
·影响因素筛选 | 第37-38页 |
·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基本描述统计 | 第38-39页 |
·SPSS 软件的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5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41-48页 |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外延 | 第41-43页 |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 第41页 |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 | 第41-43页 |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 第43-45页 |
·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 第43页 |
·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新着力点 | 第43-44页 |
·促进大学生高效就业的现实要求 | 第44-45页 |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可行性 | 第45-48页 |
·国外创业教育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 | 第45-46页 |
·国家对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提供了政策保障 | 第46页 |
·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的觉醒是现实推动力 | 第46-48页 |
6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 第48-53页 |
·加强宏观指导,完善政策扶持保障体系 | 第48-49页 |
·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导航作用 | 第48-49页 |
·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与保障体系 | 第49页 |
·优化外部环境,培育创业土壤和文化氛围 | 第49-50页 |
·优化政策氛围 | 第49-50页 |
·优化文化氛围 | 第50页 |
·优化服务氛围 | 第50页 |
·以高校为载体,着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 第50-53页 |
·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着力推进课程建设 | 第50-51页 |
·转变办学观念,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第51页 |
·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第51-52页 |
·打造创业实践平台,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