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自然人破产能力概述 | 第9-18页 |
·破产的定义和法律特征 | 第9-12页 |
·破产的定义 | 第9-10页 |
·破产的法律特征 | 第10-12页 |
·自然人破产能力的含义 | 第12-13页 |
·自然人破产的立法模式 | 第13-18页 |
·商人破产主义模式 | 第13-14页 |
·一般破产主义模式 | 第14-16页 |
·折中破产主义模式 | 第16页 |
·我国自然人破产的立法选择 | 第16-18页 |
3 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18-31页 |
·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有利于维护破产法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现破产法的功能和目的 | 第18页 |
·有利于贯彻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 第18-19页 |
·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弥补民事诉讼制度的不足 | 第19页 |
·有利于适应国际化的趋势,与破产法国际惯例接轨 | 第19-21页 |
·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的可行性 | 第21-31页 |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为其取得破产能力奠定了基础 | 第21-22页 |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自然人破产提供了经济基础 | 第22-24页 |
·财产登记制度和信用体系的建立为自然人破产提供了配套制度 | 第24-27页 |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能够有效控制自然人破产的负效应 | 第27-31页 |
4 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 | 第31-43页 |
·自然人破产的原因 | 第31-33页 |
·不能清偿 | 第31页 |
·债务超过 | 第31-32页 |
·停止支付 | 第32-33页 |
·我国应采用的自然人破产原因 | 第33页 |
·自然人破产中的自由财产制度 | 第33-35页 |
·维持债务人及其抚养的亲属生活需要的财产 | 第34页 |
·债务人职业所需要的财产 | 第34页 |
·与债务人具有特定人身关系的财产 | 第34-35页 |
·我国自由财产制度的构建 | 第35页 |
·自然人破产中的免责制度 | 第35-39页 |
·免责制度概述 | 第35-36页 |
·免责制度的立法例 | 第36-37页 |
·免责的条件和撤销 | 第37-39页 |
·我国自然人破产免责制度的构建 | 第39页 |
·自然人破产中的失权与复权制度 | 第39-43页 |
·破产失权 | 第39-40页 |
·破产复权 | 第40-42页 |
·我国自然人破产失权与复权制度的构建 | 第42-43页 |
5 结语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