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思想控制之法律问题论析--以王道之治的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中国古代思想控制通述 | 第10-13页 |
一、绝地天通 | 第10页 |
二、周礼 | 第10页 |
三、焚书坑儒 | 第10-11页 |
四、独尊儒术 | 第11页 |
五、理学的官方化和世俗化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清前期思想控制之相关法律制度 | 第13-27页 |
一、科举制度 | 第13-17页 |
(一) 科举制度之概述 | 第13-14页 |
(二) 科举制度之思想控制分析 | 第14-17页 |
二、教育制度 | 第17-23页 |
(一) 教育制度之概述 | 第17-19页 |
(二) 教育制度之思想控制分析 | 第19-23页 |
三、旌表制度 | 第23-27页 |
(一) 旌表制度之概述 | 第23-24页 |
(二) 旌表制度之思想控制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清前期思想控制之法律手段 | 第27-39页 |
一、尊孔崇儒 | 第27-30页 |
(一) 尊崇孔子 | 第27-28页 |
(二) 推崇理学 | 第28-29页 |
(三) 罢黜异端 | 第29-30页 |
二、教民化俗 | 第30-35页 |
(一) 教民圣谕 | 第30-31页 |
(二) 观风整俗使之设 | 第31-33页 |
(三) 忠臣录与贰臣传 | 第33-35页 |
三、修书禁书 | 第35-39页 |
(一) 修纂《四库全书》 | 第35-37页 |
(二) 禁小说、戏曲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清前期思想控制对民间法的利用 | 第39-44页 |
一、对乡约的利用 | 第39-41页 |
二、对乡饮酒礼的的利用 | 第41-42页 |
三、对族规家法的利用 | 第42-44页 |
(一) 倡立家庙,承认祠堂与族长的法律权力 | 第42页 |
(二) 倡设族田家塾,加强宗族子弟教育 | 第42-43页 |
(三) 倡修族谱,以增强宗族的血缘凝聚力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清前期思想控制之个案操作例析 | 第44-51页 |
一、曾静案之始末 | 第44-45页 |
二、雍正的《大义觉迷录》与“华夷一统”观 | 第45-47页 |
三、曾静案思想控制之技巧 | 第47-48页 |
(一) 首在正士 | 第47页 |
(二) 大力批判 | 第47-48页 |
(三) 广泛宣传 | 第48页 |
四、曾静案思想控制之法律特色 | 第48-51页 |
(一) 因事设制 | 第49页 |
(二) 有治人,无治法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