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疏肝宣痹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1-19页
 1. 不稳定心绞痛的西医研究概况第11-14页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第11-12页
   ·不稳定心绞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第12-13页
   ·不稳定心绞痛的西医治疗概况第13-14页
 2. 胸痹心痛的中医研究概况第14-19页
   ·胸痹的源流第14-15页
   ·胸痹的病因病机第15页
   ·从肝论治胸痹的临床研究概况第15-19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19-32页
 1. 临床资料第19-22页
   ·研究对象第19页
   ·诊断标准第19-22页
   ·纳入及排除标准第22页
 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随机分组第22页
   ·治疗方法第22-23页
 3. 观察指标及方法第23页
   ·安全性观察指标第23页
   ·疗效性观察指标第23页
 4. 疗效评定标准第23-25页
   ·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第23-24页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第24页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第24-25页
   ·硝酸甘油停减率第25页
 5. 统计方法第25页
 6. 一般资料分析第25-27页
   ·年龄第25页
   ·性别第25页
   ·病程第25页
   ·危险因素第25-26页
   ·心绞痛分型第26页
   ·危险度分层第26页
   ·心绞痛症状分级第26页
   ·中医症状分级第26页
   ·中医单项症状第26-27页
 7. 研究结果第27-30页
   ·心绞痛疗效第27页
   ·中医症状疗效第27-28页
   ·硝酸酯类药物停减率第28页
   ·心电图疗效第28页
   ·心率、收缩压及心肌耗氧量的变化第28-29页
   ·血脂的变化第29页
   ·心功能的变化第29-30页
   ·安全性观测第30页
   ·不良反应第30页
 8. 结果分析第30-32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2-38页
 1. 立法思想第32-33页
   ·情志抑郁与胸痹心痛的关系第32页
   ·肝郁血滞是胸痹的重要病机第32-33页
   ·疏肝宣痹是胸痹的重要治法第33页
 2. 疏肝宣痹汤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第33-37页
   ·组方分析第33-35页
   ·现代药理研究第35-37页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1-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