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22页 |
一. 历代医家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研究 | 第13-18页 |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3-16页 |
2. 辨证论治的认识 | 第16-17页 |
3. 实验研究 | 第17-18页 |
二. 西医学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认识 | 第18-22页 |
1. 对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之间联系的认识进展 | 第18-19页 |
2. 临床特点研究 | 第19页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2-46页 |
一. 研究步骤及方法 | 第22页 |
1. 信息采集表的制定 | 第22页 |
2. 信息采集 | 第22页 |
3. 建立数据库 | 第22页 |
4.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二. 临床资料 | 第22-23页 |
1. 诊断标准 | 第22-23页 |
2. 病例纳入标准 | 第23页 |
3. 病例排除标准 | 第23页 |
三. 研究结果 | 第23-46页 |
1. 一般资料 | 第23-24页 |
2. 频数统计 | 第24-28页 |
3. 聚类分析与证型归纳 | 第28-30页 |
4. 各组聚三类证型频数分布统计 | 第30-31页 |
5. 各组实验室检查结果(ET、NO、SOD)分析比较 | 第31-38页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 | 第31-34页 |
·冠心病组 | 第34-36页 |
·2型糖尿组 | 第36-38页 |
6. 不同组相同证型实验室检查结果(ET、NO、SOD)分析比较 | 第38-46页 |
·气阳两虚血瘀证 | 第38-41页 |
·气阴两虚(夹痰夹瘀)证 | 第41-43页 |
·气虚痰瘀证 | 第43-46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46-51页 |
一、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 | 第46-48页 |
1. 气虚痰瘀证 | 第47页 |
2. 气阴两虚夹瘀证 | 第47页 |
3. 气阳两虚血瘀证 | 第47-48页 |
二、瘀证贯穿病程 | 第48页 |
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 第48-49页 |
四、如何将该研究运用于临床 | 第49页 |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49页 |
六、设想与展望 | 第49-51页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51-53页 |
一. 聚类分析与证型归纳 | 第51页 |
二.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第五部分 附录 | 第53-61页 |
一、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二、中医症候量化评分标准 | 第56-57页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症候部分》 | 第57-59页 |
四、英文缩略字表 | 第59-60页 |
五、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六、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