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4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6-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第一节 现代西方主要福利思想 | 第14-18页 |
一、凯恩斯的"国家干预论"和贝弗里奇计划 | 第14-16页 |
二、哈耶克与新自由主义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潮 | 第18-21页 |
一、"第三条道路"思潮的兴起 | 第18-19页 |
二、"第三条道路"福利主张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吉登斯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与改革主张 | 第21-29页 |
第一节 吉登斯对福利国家的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一、福利国家的产生与实践 | 第21-22页 |
二、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福利国家的困境与改革 | 第23-29页 |
一、福利国家的困境 | 第23-25页 |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 第25-26页 |
三、全球化与福利国家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 | 第29-44页 |
第一节 积极社会福利思想 | 第29-34页 |
一、无责任既无权利 | 第29-31页 |
二、从国家主导到主体多元化 | 第31-33页 |
三、从福利到工作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社会投资型国家思想 | 第34-38页 |
一、人力资源的投资 | 第34-36页 |
二、利用风险资源 | 第36-37页 |
三、"福利社会"逐步代替"福利国家" | 第37-38页 |
第三节 "第三条道路"与福利新思维 | 第38-44页 |
一、生态环境的福利功能 | 第39页 |
二、生态福利的引入 | 第39-41页 |
三、生态福利的社会化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的启示 | 第44-51页 |
第一节 当代社会的主要风险 | 第44-46页 |
一、贫富悬殊的社会风险 | 第44-45页 |
二、全球化的风险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构建全球化时代的福利国家 | 第46-51页 |
一、保持市场和国家的适当张力 | 第46-48页 |
二、建立积极政府 | 第48-49页 |
三、福利国家的欧洲化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