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论文的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 ·论文的写作背景 | 第9-10页 |
| ·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论文主要写作思路 | 第15-16页 |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第2章 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34页 |
| ·城市突发事件概述 | 第18-20页 |
| ·突发事件的概念 | 第18-19页 |
| ·城市突发事件的特点 | 第19-20页 |
|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影响因素体系结构 | 第20-22页 |
|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3页 |
| ·应急准备 | 第22-30页 |
| ·监测预警 | 第30-31页 |
| ·应急反应 | 第31-32页 |
| ·恢复建设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50页 |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评价范围的确定 | 第34-35页 |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4-35页 |
| ·评价范围的确定 | 第35页 |
|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 第35-37页 |
| ·权重的求取 | 第37-38页 |
| ·求取权重的方法 | 第37页 |
| ·求取权重的过程 | 第37-38页 |
| ·各子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第38-48页 |
| ·应急准备能力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38-43页 |
| ·监测预警能力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43-44页 |
| ·应急反应能力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44-47页 |
| ·恢复建设能力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47-48页 |
| ·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综合指数的计算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实证分析——哈尔滨市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 第50-61页 |
| ·哈尔滨市概况 | 第50-52页 |
| ·总体情况 | 第50-51页 |
| ·哈尔滨近年突发事件情况 | 第51-52页 |
| ·哈尔滨市近年来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 第52-55页 |
| ·哈尔滨市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分析 | 第55-57页 |
| ·评价过程 | 第55-56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 ·提升哈尔滨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A | 第70-72页 |
| 附录B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