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绩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湿地政策绩效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的绩效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15-22页 |
·湿地保护利用的理论框架 | 第15-19页 |
·湿地的概念和内涵 | 第15页 |
·湿地保护利用政策 | 第15-19页 |
·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绩效评价原理与方法 | 第19-22页 |
·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绩效评价 | 第19-20页 |
·湿地保护利用政策评价方法 | 第20-22页 |
3 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2-33页 |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2-3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隶属度分析 | 第25-26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分析 | 第26-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辨别力分析 | 第29-3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31-33页 |
4 武汉市湿地保护利用政策实施绩效评价 | 第33-46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3-36页 |
·自然地理条件概述 | 第33-34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4页 |
·威胁湿地的问题及成因 | 第34-36页 |
·武汉市湿地保护利用政策实施绩效评价 | 第36-43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第36-37页 |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第37-38页 |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第38-40页 |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40-42页 |
·政策绩效的综合评价值计算 | 第42-43页 |
·实证结果简要分析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5 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的绩效改进 | 第46-56页 |
·武汉市湿地管理现状 | 第46-47页 |
·政府管理方面 | 第46-47页 |
·政策方面 | 第47页 |
·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绩效不良的原因 | 第47-50页 |
·法制体系不完善 | 第48-49页 |
·管理体制不顺 | 第49页 |
·公众保护意识薄弱 | 第49页 |
·资金匮乏 | 第49-50页 |
·国际合作与交流不够 | 第50页 |
·改善武汉市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绩效的建议 | 第50-56页 |
·确定湿地产权和监管权 | 第50-51页 |
·完善湿地科学管理系统 | 第51-52页 |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 第52-53页 |
·加强湿地保护意识宣传 | 第53页 |
·建立湿地保护资金 | 第53-54页 |
·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 第54-55页 |
·减缓湿地退化 | 第55-56页 |
6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研究不足 | 第56页 |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