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2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城市热岛及减缓方法研究 | 第12-14页 |
·城市湖泊湿地景观及热岛缓解功能研究 | 第14-18页 |
·城市景观连通性研究进展 | 第18-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2 研究地点概况 | 第26-29页 |
·研究范围 | 第26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6-27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7页 |
·武汉市城市热岛概况 | 第27-28页 |
·武汉市湖泊湿地现状 | 第28-29页 |
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29-51页 |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数据与资料来源 | 第30-31页 |
·图像处理及遥感解译 | 第31-36页 |
·武汉市卫星影像图预处理 | 第31-33页 |
·武汉市土地利用类型和湖泊湿地斑块的分类提取 | 第33-36页 |
·武汉市地温反演和热岛等级分布 | 第36-44页 |
·单窗算法推导公式 | 第37页 |
·计算像元温度T_6 | 第37-38页 |
·地表比辐射率的估计 | 第38-41页 |
·大气透过率τ_6和大气平均作用温度T_a的确定 | 第41-42页 |
·利用ERDAS建模流程 | 第42-43页 |
·热岛等级分布 | 第43-44页 |
·湖泊降温范围及其与其它土地类型的比较 | 第44页 |
·湖泊湿地缓解热岛的降温范围 | 第44页 |
·湖泊湿地的降温范围和其它土地类型比较 | 第44页 |
·热岛缓解的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构建 | 第44-51页 |
·运算法则 | 第44-45页 |
·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构建 | 第45-5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1-87页 |
·武汉市城市热岛分布及湖泊周围土地类型提取 | 第51-57页 |
·武汉市城市热岛分级和评价 | 第51-53页 |
·武汉市土地类型和湖泊湿地现状特征分析 | 第53-57页 |
·城市湖泊湿地的降温作用以及与其它土地类型的比较 | 第57-67页 |
·影响湖泊周围温度变化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60页 |
·湖泊湿地的降温作用 | 第60-66页 |
·各土地类型降温作用的比较 | 第66-67页 |
·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城市湖泊景观功能连通性分析 | 第67-87页 |
·各土地类型的阻力系数 | 第67-70页 |
·武汉市湖泊缓解热岛的功能连通性评价 | 第70-79页 |
·基于减缓城市热岛的湖泊连通性理想模式 | 第79-87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87-95页 |
·研究结论 | 第87-90页 |
·讨论与建议 | 第90-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