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沼山蛋鸡养殖小区新城疫病的调查和防控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鸡新城疫病的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历史分布及流行状况 | 第9页 |
·病原学 | 第9-11页 |
·病原分类 | 第9-10页 |
·病毒结构 | 第10页 |
·理化特性 | 第10页 |
·血清型及毒力 | 第10页 |
·血凝性 | 第10页 |
·致病性 | 第10-11页 |
·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 | 第11-12页 |
·传播与扩散 | 第11页 |
·病毒分类 | 第11-12页 |
·嗜内脏强毒力型 | 第11页 |
·嗜神经强毒力型 | 第11页 |
·中等毒力型 | 第11页 |
·温和型 | 第11-12页 |
·无症状肠型 | 第12页 |
·临床症状 | 第12页 |
·病理剖检变化 | 第12页 |
·新城疫诊断 | 第12-14页 |
·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 第12-13页 |
·病毒分离 | 第12页 |
·培养系统 | 第12页 |
·样品采集 | 第12-13页 |
·分离方法 | 第13页 |
·病毒鉴定 | 第13页 |
·血清学检测技术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沼山蛋鸡养殖小区新城疫病的诊断与调查 | 第14-2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4-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试验方法 | 第15-17页 |
·病毒分离及鉴定 | 第17-18页 |
·临床调查及诊断 | 第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4页 |
·新城疫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 第18-19页 |
·新城疫病毒分离与鉴定 | 第19-20页 |
·新城疫诊断 | 第20-21页 |
·临床诊断 | 第20页 |
·病理剖解 | 第20页 |
·实验室诊断 | 第20-21页 |
·新城疫流行情况与分析 | 第21-24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4-27页 |
·免疫程序不合理 | 第24-25页 |
·免疫方法不规范 | 第25页 |
·防疫隔离不到位 | 第25-26页 |
·疫苗来源不正规 | 第26页 |
·环境控制不达标 | 第26页 |
·抗体保护不全面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沼山蛋鸡养殖小区新城疫综合防控措施的推广 | 第27-35页 |
·推广目标 | 第27页 |
·技术措施 | 第27-30页 |
·严格隔离消毒 | 第27-28页 |
·隔离消毒 | 第27页 |
·鸡场内的消毒 | 第27页 |
·车辆的消毒 | 第27-28页 |
·人员消毒 | 第28页 |
·物品消毒 | 第28页 |
·实施全进全出 | 第28页 |
·开展科学免疫 | 第28-30页 |
·调整免疫程序 | 第28-29页 |
·优化免疫方法 | 第29页 |
·保证疫苗质量 | 第29页 |
·防止免疫抑制 | 第29-30页 |
·加强饲养管理 | 第30页 |
·做好环境控制 | 第30页 |
·做好饲料配制 | 第30页 |
·做好日常管理 | 第30页 |
·强化疫情监测 | 第30页 |
·管理措施 | 第30-31页 |
·设立技术服务组 | 第30-31页 |
·武装基层兽医站 | 第31页 |
·培植养鸡合作社 | 第31页 |
·培训蛋鸡饲养员 | 第31页 |
·推进生产标准化 | 第31页 |
·推广成效 | 第31-33页 |
·分析讨论 | 第33-35页 |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鸡新城疫病的有效措施 | 第33-34页 |
·合理调整免疫程序是降低新城疫病高发的关键 | 第34页 |
·综合治疗方法有待研究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