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概述 | 第11-13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对重力测量基础理论 | 第15-21页 |
·地球重力场模型 | 第15-16页 |
·地球引力位函数 | 第15页 |
·地球重力场模型简介 | 第15-16页 |
·正常椭球和正常重力场模型 | 第16-17页 |
·正常椭球 | 第16页 |
·正常重力位 | 第16-17页 |
·重力异常 | 第17-18页 |
·空间改正及空间重力异常 | 第17页 |
·层间改正及布格异常 | 第17页 |
·局部地形改正及完全布格异常 | 第17-18页 |
·重力基准和坐标系统 | 第18-20页 |
·重力基准 | 第18页 |
·高程系统 | 第18-19页 |
·WG584坐标系和CGCS2000坐标系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重力测量软件Gsurvey1.0的设计与实现 | 第21-39页 |
·重力测量野外数据处理 | 第21-25页 |
·潮汐改正 | 第21页 |
·气压改正 | 第21-22页 |
·仪器高改正 | 第22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22-23页 |
·零漂改正及段差计算 | 第23-25页 |
·重力测量软件基本功能与流程设计 | 第25-28页 |
·软件的基本功能 | 第25-27页 |
·软件数据流向和基本工作流程 | 第27-28页 |
·面向对象的重力测量软件Gsurvey1.0的开发与实现 | 第28-33页 |
·开发语言及平台简介 | 第28-29页 |
·类及其功能设计 | 第29-31页 |
·软件图形界面设计 | 第31-33页 |
·Gsurvey1.0软件的优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 第33-36页 |
·软件的优点 | 第33-34页 |
·软件开发中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34-36页 |
·软件试算及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静态试验软件试算 | 第36-37页 |
·加密测量软件试算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推求网格平均空间异常的算法研究 | 第39-66页 |
·网格平均空间异常原始值的计算 | 第39-41页 |
·试验数据准备 | 第39-40页 |
·原始值计算 | 第40-41页 |
·计算网格平均空间异常的传统算法及试验分析 | 第41-46页 |
·传统算法 | 第41页 |
·模拟离散点的生成 | 第41-45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46页 |
·提高网格平均空间异常精度的算法研究 | 第46-65页 |
·模拟离散点搜索算法 | 第46-47页 |
·最小二乘配置计算网格平均空间异常 | 第47-50页 |
·BP神经网络计算网格平均空间异常 | 第50-54页 |
·多项式拟合计算网格平均空间异常 | 第54-61页 |
·反距离加权内插和反高差加权内插计算网格平均空间异常 | 第61-64页 |
·算法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基于同步观测的内外业一体化软件设计的构想 | 第66-71页 |
·一体化作业模式 | 第66页 |
·一体化软件的初步设计 | 第66-69页 |
·一体化软件服务器端的设计 | 第66-68页 |
·一体化软件客户端的设计 | 第68-69页 |
·一体化软件的工作原理及数据流图设计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1-73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A 一等测量原始数据样表 | 第75-76页 |
附录B 一等测量计算成果样表 | 第76-77页 |
附录C 二等测量计算成果样表 | 第77-78页 |
附录D 加密测量计算成果样表 | 第78-79页 |
附录E 静态试验计算成果样表 | 第79-80页 |
附录F 动态试验计算成果样表 | 第80-81页 |
附录G 动态试验精度计算成果表 | 第81-82页 |
附录H LCR检验调整成果样表 | 第82-83页 |
附录I ZSM检验调整成果样表 | 第83-84页 |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