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简介 | 第14-15页 |
1.1.1 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 | 第14页 |
1.1.2 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第14-15页 |
1.1.3 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应用范围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国内研究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0-28页 |
2.1 试验材料及性能 | 第20-23页 |
2.1.1 水泥 | 第20页 |
2.1.2 矿物掺合料 | 第20-22页 |
2.1.3 外加剂 | 第22页 |
2.1.4 骨料 | 第22-23页 |
2.2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 第23-28页 |
2.2.1 试验设备 | 第23-25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研究 | 第28-46页 |
3.1 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选择 | 第28-29页 |
3.2 净浆试验研究 | 第29-30页 |
3.3 配制参数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0-37页 |
3.3.1 减水剂掺量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2 水胶比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3 砂率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4 胶凝材料总量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 胶凝材料组成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7-44页 |
3.4.1 单掺粉煤灰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2 单掺矿粉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3 双掺超细粉煤灰和矿粉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4 硅灰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5 改性膨胀剂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膨胀性能研究 | 第46-62页 |
4.1 配制参数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50页 |
4.1.1 水胶比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4.1.2 砂率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4.1.3 胶凝材料总量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 胶凝材料组成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0-56页 |
4.2.1 单掺超细粉煤灰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2 单掺矿粉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3 双掺粉煤灰和矿粉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4.2.4 复掺硅灰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5 复掺改性膨胀剂对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 改性膨胀剂对自密实混凝土膨胀性能的影响 | 第56-59页 |
4.3.1 膨胀剂简介 | 第56页 |
4.3.2 试验方法 | 第56页 |
4.3.3 试验配合比 | 第56-57页 |
4.3.4 试验结果 | 第57-59页 |
4.4 电镜试验 | 第59-61页 |
4.4.1 最优配合比 | 第59页 |
4.4.2 试验方法及目的 | 第59页 |
4.4.3 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研究 | 第62-74页 |
5.1 概述 | 第62页 |
5.1.1 早强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 第62页 |
5.1.2 钢管混凝土基本原理及特点 | 第62页 |
5.2 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过程 | 第62-67页 |
5.2.1 试验目的 | 第62页 |
5.2.2 材料特性及试件设计 | 第62-64页 |
5.2.3 试验方法及测试内容 | 第64-67页 |
5.3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第67-72页 |
5.3.1 试验现象 | 第67-68页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