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网电压质量评估决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背景 | 第11-12页 |
1.2 存在问题分析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机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机构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工作开展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低压台区电压问题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 第18-35页 |
2.1 概述 | 第18页 |
2.2 低压台区电压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5页 |
2.2.1 配电网低压台区模型 | 第18-19页 |
2.2.2 台区首端电压分析 | 第19-21页 |
2.2.3 低压配电网电压分析 | 第21-25页 |
2.3 低电压台区主要治理措施 | 第25-33页 |
2.3.1 增大导线截面 | 第25-26页 |
2.3.2 无功补偿 | 第26-30页 |
2.3.3 配电变压器增容改造 | 第30页 |
2.3.4 配电变压器有载调压 | 第30-33页 |
2.3.5 调节负荷不平衡度 | 第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低压电网电压质量评估决策平台系统开发 | 第35-66页 |
3.1 概述 | 第35页 |
3.2 系统结构设计 | 第35-39页 |
3.2.1 总体设计思路 | 第35-36页 |
3.2.2 系统框架 | 第36-37页 |
3.2.3 功能要求 | 第37-39页 |
3.3 关键算法 | 第39-49页 |
3.3.1 算法介绍 | 第39-45页 |
3.3.2 负荷数据的缺失处理(负荷分摊计算) | 第45-49页 |
3.4 台区/线路分析算法 | 第49-52页 |
3.4.1 台区低电压分析算法 | 第49-51页 |
3.4.2 10kV线路分析决策算法 | 第51-52页 |
3.5 低电压治理决策研究 | 第52-53页 |
3.5.1 具体步骤 | 第52-53页 |
3.5.2 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53页 |
3.6 建立低压电网电压质量评估决策模型 | 第53-64页 |
3.6.1 金山供电公司百家3 组南台区概况 | 第53-54页 |
3.6.2 台区进行仿真建模 | 第54页 |
3.6.3 参数数据文件输入 | 第54-61页 |
3.6.4 潮流计算结果 | 第61-6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工程应用及现场治理 | 第66-127页 |
4.1 概述 | 第66页 |
4.2 典型台区分析 | 第66-72页 |
4.2.1 电网结构 | 第66-68页 |
4.2.2 台区配变基本参数 | 第68页 |
4.2.3 负荷分布 | 第68-71页 |
4.2.4 台区力率及三相不平衡分析 | 第71-72页 |
4.3 典型台区仿真分析 | 第72-100页 |
4.3.1 上海低压电网配置原则 | 第72页 |
4.3.2 仿真计算结果 | 第72-100页 |
4.4 电压问题综合治理方案 | 第100-120页 |
4.4.1 治理方案1—配变台区档位调整 | 第100-101页 |
4.4.2 治理方案2—无功补偿 | 第101-102页 |
4.4.3 治理方案3—台区三相负荷调整 | 第102-120页 |
4.4.4 治理方案4—其他 | 第120页 |
4.5 台区治理验证 | 第120-125页 |
4.5.1 浦东供电公司 | 第121-124页 |
4.5.2 金山供电公司 | 第124-12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5.1 结论 | 第127-128页 |
5.2 展望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33-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