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激光谐振腔基础知识简介 | 第14-26页 |
2.1 激光谐振腔的基本构成及其矩阵描述 | 第14-16页 |
2.2 激光谐振腔的本征光学模式 | 第16-18页 |
2.2.1 简并光学谐振腔 | 第18页 |
2.3 激光谐振腔实验中的技术 | 第18-24页 |
2.3.1 激光谐振腔的模式匹配 | 第18-20页 |
2.3.2 激光谐振腔的阻抗匹配 | 第20-21页 |
2.3.3 激光谐振腔的稳定 | 第21-24页 |
2.4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光子的轨道角动量(OAM)模式简介 | 第26-40页 |
3.1 Laguerre-Gaussian模式与光子的轨道角动量 | 第26-28页 |
3.2 轨道角动量模式光的制备 | 第28-34页 |
3.2.1 螺旋相位板调制 | 第29页 |
3.2.2 点阵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调制 | 第29-32页 |
3.2.3 Q-plate液晶相位板调制 | 第32-34页 |
3.3 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检测 | 第34-39页 |
3.3.1 干涉法测涡旋相位 | 第34-35页 |
3.3.2 无破坏地区分奇偶阶轨道角动量模式光束 | 第35-36页 |
3.3.3 通过设计特殊的衍射光栅检测复用轨道角动量模式 | 第36-37页 |
3.3.4 干涉法检测多模式复用轨道角动量 | 第37-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透镜4f系统简并光学谐振腔 | 第40-48页 |
4.1 光学设计 | 第40-41页 |
4.2 实验实现 | 第41-45页 |
4.3 小结 | 第45-48页 |
第五章 空间四边形简并光学谐振腔 | 第48-58页 |
5.1 光学设计 | 第48-49页 |
5.2 腔内本征光学模式的计算 | 第49-52页 |
5.3 实验实现 | 第52-56页 |
5.4 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椭球面镜简并光学谐振腔 | 第58-68页 |
6.1 椭球面镜的设计 | 第58-60页 |
6.2 光线追迹模型 | 第60-62页 |
6.3 实验实现 | 第62-65页 |
6.4 小结 | 第65-68页 |
第七章 简并光学谐振腔在量子模拟中的应用 | 第68-82页 |
7.1 量子模拟简介 | 第68-69页 |
7.2 基于光学谐振腔的量子模拟 | 第69-80页 |
7.2.1 基于腔内光学频率人工维度的量子模拟 | 第70-74页 |
7.2.2 基于简并光学谐振腔的量子模拟 | 第74-78页 |
7.2.3 基于简并光学谐振腔的量子随机行走 | 第78-80页 |
7.2.4 基于简并光学谐振腔的cavity-QED系统 | 第80页 |
7.3 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