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21页 |
1.1.1 中国电信行业发展背景 | 第15-18页 |
1.1.2 跨界融合成为“互联网+”新常态 | 第18页 |
1.1.3 问题的提出 | 第18-2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2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22-2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4 论文框架及章节安排 | 第25-27页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9-52页 |
2.1 跨界融合 | 第29-31页 |
2.1.1 电信运营商跨界融合发展 | 第29-30页 |
2.1.2 电子渠道研究 | 第30-31页 |
2.2 全业务电子商务化研究 | 第31-39页 |
2.2.1 全业务相关研究 | 第31-32页 |
2.2.2 移动电子商务研究 | 第32-36页 |
2.2.3 运营商跨界发展全业务电子商务研究 | 第36-39页 |
2.3 电信运营商转型影响因素研究 | 第39-41页 |
2.3.1 外生性影响因素研究 | 第39-40页 |
2.3.2 内生性影响因素研究 | 第40-41页 |
2.4 电信运营商转型方向研究 | 第41-43页 |
2.4.1 基于产业价值链转型方向研究 | 第41-43页 |
2.4.2 基于移动电子商务转型方向研究 | 第43页 |
2.5 电信运营商转型策略研究 | 第43-50页 |
2.5.1 电信运营商转型必要性研究 | 第43-44页 |
2.5.2 基于SWOT的转型策略研究 | 第44-47页 |
2.5.3 基于博弈论的电信运营商转型策略研究 | 第47-50页 |
2.6 文献述评 | 第50-5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基于LMDI因素分解模型的全业务电子商务化转型方向研究 | 第52-64页 |
3.1 中国电信运营商全业务电子商务的演进研究 | 第52-54页 |
3.1.1 中国联通电子商务演进过程 | 第52页 |
3.1.2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演进过程 | 第52-53页 |
3.1.3 中国电信电子商务演进过程 | 第53-54页 |
3.2 全业务电子商务化的驱动因素及作用机理 | 第54-56页 |
3.2.1 电子商务服务市场规模 | 第54-55页 |
3.2.2 网络产业发展规模 | 第55页 |
3.2.3 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 第55页 |
3.2.4 国内互联网应用水平 | 第55-56页 |
3.3 全业务电子商务化LMDI因素分解模型 | 第56-60页 |
3.3.1 LMDI模型研究现状 | 第56-57页 |
3.3.2 模型构建 | 第57-59页 |
3.3.3 数据收集 | 第59-60页 |
3.4 全业务电子商务化因素分解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的演化博弈策略研究 | 第64-84页 |
4.1 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演化博弈研究 | 第64-72页 |
4.1.1 模型基本假设 | 第64-65页 |
4.1.2 模型支付矩阵 | 第65页 |
4.1.3 博弈模型构建 | 第65-69页 |
4.1.4 模型分析结果 | 第69-70页 |
4.1.5 模型的演化路径数值分析 | 第70-72页 |
4.2 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研究 | 第72-83页 |
4.2.1 以竞争为主导的博弈模型构建 | 第73-78页 |
4.2.2 合作主导的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关系模型构建 | 第78-81页 |
4.2.3 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竞合策略研究 | 第81-8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强势运营商与弱势运营商的演化博弈策略研究 | 第84-95页 |
5.1 模型描述与参数假定 | 第84-86页 |
5.1.1 模型假设 | 第84页 |
5.1.2 参数假定 | 第84-86页 |
5.2 模型分析与讨论 | 第86-89页 |
5.2.1 模型结果分析 | 第86-88页 |
5.2.2 模型结果讨论 | 第88-89页 |
5.3 数值模拟分析 | 第89-93页 |
5.3.1 用户规模模拟分析 | 第89-91页 |
5.3.2 网络外部性强度模拟分析 | 第91页 |
5.3.3 合作成本模拟分析 | 第91-92页 |
5.3.4 成本分摊和网络外部效用收益模拟分析 | 第92-93页 |
5.4 电信运营商发展策略分析 | 第93-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基于B2I2C的全业务电子商务化转型模式研究 | 第95-111页 |
6.1 B2I2C电子商务模式的提出 | 第95-97页 |
6.1.1 电子商务模式分类 | 第95-96页 |
6.1.2 B2I2C电子商务模式 | 第96-97页 |
6.2 客户化运营 | 第97-100页 |
6.2.1 渠道布局 | 第98-99页 |
6.2.2 触点体验 | 第99-100页 |
6.2.3 产品设计与迭代升级 | 第100页 |
6.3 平台化整合 | 第100-103页 |
6.3.1 平台功能架构 | 第101页 |
6.3.2 嵌入式触点 | 第101-102页 |
6.3.3 产商品中心 | 第102页 |
6.3.4 支付中心 | 第102页 |
6.3.5 激励中心 | 第102-103页 |
6.4 集中化支撑 | 第103-105页 |
6.4.1 合作渠道与客户一致性感知支撑 | 第103-104页 |
6.4.2 订单集中处理支撑 | 第104-105页 |
6.5 某省联通B2I2C模式运营案例 | 第105-109页 |
6.5.1 案例背景 | 第106-107页 |
6.5.2 B2I2C新型模式运营效果分析 | 第107-10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11-113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