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6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1.2.1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的研究 | 第15-18页 |
1.2.2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进展 | 第18-21页 |
1.3 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1.3.1 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的定义 | 第21-22页 |
1.3.2 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分类 | 第22-24页 |
1.3.3 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1.3.4 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展望 | 第24-25页 |
1.4 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25-32页 |
1.4.1 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 第25-29页 |
1.4.2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1.5 碳化硅原位混杂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34页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第36-4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6-39页 |
2.2 材料制备所用仪器与设备 | 第39-41页 |
2.3 材料表征设备 | 第41-42页 |
2.4 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第42-44页 |
第三章 SiCp(CNT)混杂增强体的制备研究 | 第44-67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碳化硅颗粒表面催化剂的制备 | 第44-53页 |
3.2.1 催化剂种类及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44-48页 |
3.2.2 沉积沉淀法制备催化剂Ni颗粒的表征 | 第48-53页 |
3.3 SiCp(CNT)混杂增强体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53-66页 |
3.3.1 催化剂Ni含量对SiCp表面合成CNT的影响 | 第55-58页 |
3.3.2 反应温度对SiCp表面合成CNT的影响 | 第58-62页 |
3.3.3 反应时间对SiCp表面合成CNT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4 碳源与载气流量比对CNT形貌的影响 | 第64-66页 |
3.4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SiCp(CNT)/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67-93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材料制备 | 第67-69页 |
4.3 粉末冶金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69-78页 |
4.3.1 混粉时间的影响 | 第69-73页 |
4.3.2 热压压力及热压温度的影响 | 第73-75页 |
4.3.3 挤压参数的影响 | 第75-78页 |
4.4 SiCp(CNT)混杂构型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8-83页 |
4.5 CNT含量对SiCp(CNT)/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83-91页 |
4.6 小节 | 第91-93页 |
第五章 SiCp(CNT)/6061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93-118页 |
5.1 引言 | 第93-94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94-95页 |
5.3 SiCp尺寸对SiCp(CNT)的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 第95-99页 |
5.4 SiCp尺寸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 第99-109页 |
5.4.1 尺寸配比对增强体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 第99-106页 |
5.4.2 尺寸配比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06-109页 |
5.5 SiCp(CNT)中CNT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9-116页 |
5.5.1 SiCp(CNT)混杂增强体的强化机制分析 | 第109-115页 |
5.5.2 SiCp(CNT)混杂增强体对复合材料塑性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5.6 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六章 SiCp(CNT)/6061Al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 | 第118-127页 |
6.1 引言 | 第118-119页 |
6.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阻尼特性 | 第119-121页 |
6.2.1 基本概念 | 第119页 |
6.2.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 第119-121页 |
6.3 阻尼性能的测试 | 第121-122页 |
6.4 阻尼性能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22-125页 |
6.4.1 三种材料的阻尼-温度-频率(tan delta-T-f)特性曲线 | 第122-123页 |
6.4.2 三种材料的阻尼性能对比 | 第123-125页 |
6.4.3 频率对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 | 第125页 |
6.5 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27-130页 |
7.1 结论 | 第127-128页 |
7.2 创新点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