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竹论文

金佛山方竹林AM真菌调查及接种对其苗期生长的影响

论文中缩略词及其意义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1 AM真菌的形态结构第10-11页
    1.2 AM真菌的分类鉴定第11-14页
        1.2.1 AM真菌最新分类系统第12-13页
        1.2.2 AM真菌的分类方法第13-14页
    1.3 AM真菌的生理生态学功能第14-18页
        1.3.1 AM与植物的生态学作用第14-15页
        1.3.2 AM与植物的矿质营养第15-17页
        1.3.3 AM与植物的抗逆性第17-18页
    1.4 金佛山方竹概述第18-19页
    1.5 AM真菌菌剂的应用第19-21页
        1.5.1 AM真菌菌剂的扩繁第19-20页
        1.5.2 AM真菌菌剂的储藏第20页
        1.5.3 AM真菌菌剂的检测第20-21页
        1.5.4 AM真菌菌剂的接种第21页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1-24页
        1.6.1 研究目的意义第21-22页
        1.6.2 研究内容第22页
        1.6.3 研究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二章 金佛山方竹天然林根际土壤AM真菌的分离和鉴定第24-3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2.1.1 根际土壤样品的采集第24-25页
        2.1.2 金佛山方竹根系的侵染观察第25页
        2.1.3 AM真菌孢子及孢子果的分离第25页
        2.1.4 AM真菌的形态鉴定第25-27页
        2.1.5 AM真菌单孢DNA的提取第27页
        2.1.6 目标DNA片段的Nested-PCR扩增第27-28页
        2.1.7 目标DNA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第28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8-35页
        2.2.1 金佛山方竹根系侵染第28-29页
        2.2.2 AM真菌孢子的种类第29-33页
        2.2.3 AM真菌单孢DNA扩增结果第33页
        2.2.4 测序结果第33-35页
        2.2.5 系统发育分析第35页
    2.3 讨论与结论第35-37页
第三章 接种AM真菌对金佛山方竹实生苗生长的影响第37-5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7-40页
        3.1.1 实验材料第37-39页
        3.1.2 金佛山方竹盆栽实验设计第39-40页
        3.1.3 菌根侵染及侵染率的测定方法第40页
        3.1.4 生物量的测定方法第40页
        3.1.5 光合作用的测定第40页
        3.1.6 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第40页
    3.2 数据处理第4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0-51页
        3.3.1 不同处理对金佛山方竹菌根侵染率的影响第40-42页
        3.3.2 不同处理对金佛山方竹生物量的影响第42-44页
        3.3.3 不同处理对金佛山方竹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第44-46页
        3.3.4 不同处理对金佛山方竹POD活性的影响第46-47页
        3.3.5 不同处理对金佛山方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47-49页
        3.3.6 不同处理对金佛山方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第49-50页
        3.3.7 不同处理对金佛山方竹SOD活性的影响第50-51页
    3.4 讨论与结论第51-55页
        3.4.1 接种AM真菌对金佛山方竹侵染率的影响第51-52页
        3.4.2 接种AM真菌对金佛山方竹生物量的影响第52-53页
        3.4.3 接种AM真菌对金佛山方竹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第53页
        3.4.4 接种AM真菌对金佛山方竹酶活性的影响第53-54页
        3.4.5 接种AM真菌对金佛山方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54-55页
第四章 总结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图版Ⅰ第65-77页
图版Ⅱ第77-79页
图版Ⅲ第79-85页
附录 Ⅰ 供试试剂第85-88页
附录 Ⅱ 试验方法第88-92页
附录 Ⅲ 主要仪器设备第92-93页
附录 Ⅳ 论文发表情况第93页
基金项目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有油气弹簧的反馈控制轴向摩擦偶合器研究
下一篇:方竹林外生菌根真菌资源调查及其菌剂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