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技术侦查证据能力基本理论 | 第11-18页 |
1.1 技术侦查的概念 | 第11-13页 |
1.2 技术侦查证据 | 第13-16页 |
1.3 证据能力的概念 | 第16-18页 |
2 技术侦查证据能力分析 | 第18-27页 |
2.1 技术侦查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及解读 | 第18-19页 |
2.2 技术侦查所获材料的证据能力判定标准 | 第19-23页 |
2.2.1 技术侦查证据主体的合法性 | 第19-21页 |
2.2.2 技术侦查证据取证手段的合法性 | 第21-22页 |
2.2.3 技术侦查证据表现形式的合法性 | 第22页 |
2.2.4 技术侦查证据审查程序的合法性 | 第22-23页 |
2.3 技术侦查所获材料的证据能力排除规则 | 第23-25页 |
2.3.1 强制性的排除规则 | 第24页 |
2.3.2 自由裁量的排除规则 | 第24-25页 |
2.3.3 可补正的排除规则 | 第25页 |
2.4 我国司法实践中技术侦查证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 域外技术侦查证据能力之考察 | 第27-30页 |
3.1 英美法系技术侦查证据能力考察 | 第27-28页 |
3.1.1 美国技术侦查证据采纳的法律规定 | 第27页 |
3.1.2 英国技术侦查证据采纳的法律规定 | 第27-28页 |
3.2 大陆法系技术侦查证据能力考察 | 第28-30页 |
3.2.1 德国技术侦查证据采纳的法律规定 | 第28-29页 |
3.2.2 法国技术侦查证据采纳的法律规定 | 第29页 |
3.2.3 意大利技术侦查证据采纳的法律规定 | 第29-30页 |
4 完善我国技术侦查所获材料的证据能力 | 第30-38页 |
4.1 规范技术侦查证据的收集程序 | 第30-34页 |
4.1.1 适用范围的限定 | 第30-31页 |
4.1.2 实施主体的限定 | 第31页 |
4.1.3 规范审批流程 | 第31-32页 |
4.1.4 细化取证规则 | 第32-33页 |
4.1.5 完善证据的保管链条 | 第33-34页 |
4.2 规范审查判断技术侦查证据资格的方式 | 第34-38页 |
4.2.1 先行调查原则 | 第34-35页 |
4.2.2 初步审查程序 | 第35页 |
4.2.3 正式调查程序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