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2 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建模 | 第19-41页 |
2.1 燃料电池 | 第19-25页 |
2.1.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1.2 燃料电池模型 | 第20-25页 |
2.2 整车动力学模型 | 第25-27页 |
2.3 镍氢蓄电池 | 第27-31页 |
2.3.1 镍氢蓄电池性能及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2.3.2 镍氢蓄电池模型 | 第28-31页 |
2.4 DC/DC转换器模型 | 第31-34页 |
2.5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模型 | 第34-38页 |
2.5.1 电机能量回收原理 | 第34-35页 |
2.5.2 电机的模型建立 | 第35-38页 |
2.6 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原理 | 第38-3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式切换规则的优化设计 | 第41-55页 |
3.1 驱动模式切换规则的制定 | 第41-44页 |
3.2 驱动模式具体的切换规则 | 第44-48页 |
3.2.1 优化目标函数 | 第44-45页 |
3.2.2 对连续变量离散化 | 第45-47页 |
3.2.3 简化后的动态规划 | 第47-48页 |
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8-53页 |
3.3.1 纯蓄电池驱动模式到混合动力驱动模式的切换规则 | 第49-50页 |
3.3.2 混联驱动模式或并联驱动模式到纯蓄电池驱动模式的切换规则 | 第50-51页 |
3.3.3 混联驱动模式与并联驱动模式之间的切换规则 | 第51页 |
3.3.4 仿真结果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再生制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 | 第55-69页 |
4.1 对车辆进行制动力学分析 | 第55-60页 |
4.1.1 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理想状态 | 第55-57页 |
4.1.2 前、后轴制动力分配 | 第57-60页 |
4.2 再生制动力控制 | 第60-62页 |
4.2.1 再生制动力分配的影响因素 | 第60-61页 |
4.2.2 再生制动力控制策略的设计 | 第61-62页 |
4.3 建立再生制动控制策略数学模型 | 第62-66页 |
4.3.1 ADVISOR中原有的制动力分配策略 | 第62-63页 |
4.3.2 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策略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3-65页 |
4.3.3 再生制动逻辑控制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4.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