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技术异化及其解决途径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第10-16页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 第16-18页 |
2 高铁技术异化的相关理论 | 第18-29页 |
2.1 技术和异化概念 | 第18-22页 |
2.2 技术异化理论 | 第22-25页 |
2.3 高铁技术异化涵义 | 第25-29页 |
3 高铁技术发展模式和中国高铁异化表现 | 第29-39页 |
3.1 国内外高铁发展模式 | 第29-32页 |
3.2 中国高铁的重要意义 | 第32-35页 |
3.3 中国高铁技术异化的主要表现 | 第35-39页 |
4 中国高铁技术异化的主要原因 | 第39-47页 |
4.1 技术根源 | 第39-42页 |
4.2 主体根源 | 第42-45页 |
4.3 社会根源 | 第45-47页 |
5 中国高铁技术异化的解决途径 | 第47-57页 |
5.1 完善技术自身的发展 | 第47-50页 |
5.2 改变主体的价值观念 | 第50-53页 |
5.3 深化改革中国高铁发展模式和管理体系 | 第53-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6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