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理论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外供应链金融理论研究 | 第13-16页 |
1.2.2 国内供应链金融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1.2.3 国内外关于B2B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 第17-19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3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及概念 | 第22-31页 |
2.1 供应链基本概念及发展阶段 | 第22-23页 |
2.2 供应链金融基本概念和特点 | 第23-31页 |
2.2.1 供应链金融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2.2.2 供应链金融特点 | 第24-25页 |
2.2.3 B2B电商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2.2.4 B2B电商对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影响和要求 | 第26-28页 |
2.2.5 大数据风控技术及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2.2.6 战略及业务转型 | 第29-31页 |
第3章 国商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运行现状 | 第31-38页 |
3.1 国商公司的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31页 |
3.1.2 公司组织架构 | 第31-32页 |
3.1.3 公司人力资源结构 | 第32-33页 |
3.2 公司产品和公司业务运行 | 第33-36页 |
3.2.1 传统线下供应链金融业务运行 | 第33-34页 |
3.2.2 公司产品 | 第34-35页 |
3.2.3 产品推广策略 | 第35-36页 |
3.3 国商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转型的方向 | 第36-38页 |
3.3.1 国商公司业务现状 | 第36页 |
3.3.2 国商公司业务问题成因 | 第36页 |
3.3.3 国商公司业务转型方向 | 第36-38页 |
第4章 国商公司业务转型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38-46页 |
4.1 外部PEST分析 | 第38-41页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第38-39页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39-40页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40-41页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41页 |
4.2 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 第41-42页 |
4.2.1 资金供给方竞争分析 | 第41页 |
4.2.2 资金需求方竞争分析 | 第41-42页 |
4.2.3 同行业竞争分析 | 第42页 |
4.2.4 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分析 | 第42页 |
4.2.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分析 | 第42页 |
4.3 内部环境分析 | 第42-43页 |
4.3.1 企业资源分析 | 第42-43页 |
4.3.2 企业文化分析 | 第43页 |
4.4 SWOT分析 | 第43-44页 |
4.4.1 优势(strength) | 第43-44页 |
4.4.2 劣势(weakness) | 第44页 |
4.4.3 机会(opportunity) | 第44页 |
4.4.4 威胁(threats) | 第44页 |
4.5 分析结论 | 第44-46页 |
第5章 国商公司业务转型战略选择 | 第46-55页 |
5.1 战略定位 | 第46页 |
5.2 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选择 | 第46-48页 |
5.2.1 产品选择 | 第46-47页 |
5.2.2 业务流程环节 | 第47-48页 |
5.3 大数据风控技术选择 | 第48-53页 |
5.3.1 数据收集工作 | 第49-50页 |
5.3.2 数据整理工作 | 第50-51页 |
5.3.3 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 | 第51-53页 |
5.4 市场定位 | 第53页 |
5.5 市场选择 | 第53-55页 |
第6章 国商公司业务转型战略实施 | 第55-62页 |
6.1 市场及产品战略的实施 | 第55-57页 |
6.2 大数据风控技术的实施 | 第57-62页 |
6.2.1 授信体系 | 第57页 |
6.2.2 授信政策 | 第57-59页 |
6.2.3 模型建立 | 第59-6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