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 商业银行效率的内涵 | 第21页 |
2.2 商业银行效率的分类 | 第21-22页 |
2.2.1 商业银行规模效率 | 第21-22页 |
2.2.2 商业银行X效率 | 第22页 |
2.2.3 商业银行范围效率 | 第22页 |
2.2.4 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 | 第22页 |
2.3 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方法 | 第22-24页 |
2.3.1 参数前沿法 | 第23-24页 |
2.3.2 非参数前沿法 | 第24页 |
2.4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综合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2.4.1 需求侧因素 | 第24-25页 |
2.4.2 供给侧因素 | 第25-26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况及经营效率分析 | 第26-34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况 | 第26-29页 |
3.1.1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架构 | 第26页 |
3.1.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情况 | 第26-29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 第29-33页 |
3.2.1 方法选择 | 第29-30页 |
3.2.2 指标确立 | 第30-31页 |
3.2.3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1-32页 |
3.2.4 测算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4页 |
4.1 二维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4-36页 |
4.1.1 需求侧下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4.1.2 供给侧下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4.2 基于需求侧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6-40页 |
4.2.1 方法选择 | 第36页 |
4.2.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4.2.3 模型建立 | 第37页 |
4.2.4 实证分析 | 第37-40页 |
4.3 基于供给侧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0-43页 |
4.3.1 方法选择 | 第40页 |
4.3.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40页 |
4.3.3 模型建立 | 第40-41页 |
4.3.4 实证分析 | 第41-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5.1 基于需求侧视角的对策建议 | 第44-45页 |
5.1.1 促进居民消费需求 | 第44页 |
5.1.2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 | 第44-45页 |
5.1.3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 第45页 |
5.2 基于供给侧视角的对策建议 | 第45-47页 |
5.2.1 加强金融创新能力 | 第45-46页 |
5.2.2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 第46-47页 |
5.2.3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 第4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6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