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及其设计、计算论文

超临界压力下自然循环水回路的稳定性研究和无量纲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第11-14页
        1.2.1 超临界压力下流体传热的研究第11-12页
        1.2.2 超临界压力下流体流动的研究第12-13页
        1.2.3 超临界压力下的流动不稳定性研究及无量纲化第13-14页
    1.3 本文的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超临界自然循环回路模型及无量纲相似准则数的推导第16-22页
    2.1 超临界压力下自然循环回路模型第16-19页
        2.1.1 典型的超临界自然循环实验回路第16-17页
        2.1.2 简化条件及约束条件的推导第17-19页
        2.1.3 程序的验证第19页
    2.2 无量纲相似准则数第19-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超临界自然循环回路静态稳定性计算和无量纲分析第22-43页
    3.1 超临界自然循环回路的功率-流量特性第22-25页
        3.1.1 功率-流量特性曲线第23-24页
        3.1.2 不同加热功率时的驱动力-阻力特性曲线第24-25页
    3.2 计算结果分析超临界压力下自然循环水动力特性的参数影响第25-33页
        3.2.1 加热段入口温度的影响第25-27页
        3.2.2 回路直径的影响第27-29页
        3.2.3 加热段长度的影响第29-30页
        3.2.4 回路高度的影响第30-32页
        3.2.5 加热段进出口局部阻力的影响第32-33页
    3.3 无量纲参数空间内回路的静态稳定边界第33-35页
        3.3.1 参数范围的确定和参数组合的确定第33-34页
        3.3.2 200 组参数组合的静态稳定性计算结果第34-35页
    3.4 对实际实验回路静态稳定性的预测第35-41页
        3.4.1 清华大学超临界自然循环水回路概述第35-36页
        3.4.2 实验工况稳定性预测与分析第36-38页
        3.4.3 与SPORTS程序计算结果的对比第38-40页
        3.4.4 边界入口温度的分析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超临界自然循环动态稳定性的频域计算和无量纲分析第43-53页
    4.1 超临界自然循环频域计算程序的原理第43-45页
        4.1.1 频域法的基本原理第43-44页
        4.1.2 频域程序的计算流程第44-45页
    4.2 超临界自然循环水回路的动态不稳定性分析第45-51页
        4.2.1 回路动态稳定性的频域计算结果第46-47页
        4.2.2 加热段入口温度的影响第47-49页
        4.2.3 加热段长度的影响第49-50页
        4.2.4 回路总高的影响第50页
        4.2.5 回路管径的影响第50-51页
    4.3 无量纲参数空间内回路的动态稳定边界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总结第53-54页
    5.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水堆燃料组件格架流致振动特性研究
下一篇:负载型钴基催化剂催化加氢生物质醛酮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