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窄矩形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窄矩形通道内汽水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存在的不足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 | 第20-28页 |
2.1 实验系统及流程 | 第20-23页 |
2.1.1 换热器冷却系统 | 第21页 |
2.1.2 流量调节系统 | 第21-22页 |
2.1.3 预热器调节系统 | 第22页 |
2.1.4 直流电源加热系统 | 第22页 |
2.1.5 稳压器控制系统 | 第22-23页 |
2.2 实验段 | 第23-24页 |
2.3 实验参数范围 | 第24页 |
2.4 实验步骤及方法 | 第24-25页 |
2.5 实验注意事项 | 第25-26页 |
2.6 测量误差分析 | 第26-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弹状流截面含汽率的研究 | 第28-39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3.2 弹状流的演变行为 | 第29-32页 |
3.2.1 弹状流充分发展 | 第29-30页 |
3.2.2 夹心型弹状流的产生 | 第30-31页 |
3.2.3 小汽弹合并成大汽弹行为 | 第31-32页 |
3.2.4 大汽弹合并成加长型弹状流行为 | 第32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32-34页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3.4.1 热工参数对截面含汽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2 弹状流截面含汽率预测关系式 | 第36-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饱和沸腾起始点的研究 | 第39-48页 |
4.1 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4.2 热工参数对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影响 | 第40-44页 |
4.2.1 热流密度对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进口欠热度对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3 质量流速对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 饱和沸腾起始点热流密度关系式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