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一) 创新点 | 第19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建信信托银信合作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31页 |
一、我国信托业银信合作业务现状 | 第20-22页 |
二、建信信托公司银信合作业务现状 | 第22-25页 |
(一) 建信信托公司简介 | 第22-23页 |
(二) 建信信托银信合作业务现状 | 第23-25页 |
三、建信信托公司银信合作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一) 监管环境变化,银信业务资产占比下降 | 第25页 |
(二) 追求业务规模,忽视银信业务资产收益 | 第25-27页 |
(三) 银信业务缺乏主动管理能力 | 第27-28页 |
(四) 银信业务资产支持实体经济占比低 | 第28-29页 |
(五) 银信业务经营管理机制落后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建信信托银信合作业务创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第31-39页 |
一、建信信托银信合作业务创新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31-35页 |
(一)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 第31-32页 |
(二) 建行股东优势,平台实力雄厚 | 第32-33页 |
(三) 金融科技发展,为业务创新提供支撑 | 第33-34页 |
(四) 员工队伍年轻,学历层次高 | 第34-35页 |
二、建信信托银信合作业务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35-39页 |
(一) 资管行业统一监管,去通道压力大 | 第35页 |
(二) 资管市场行业竞争加剧 | 第35-37页 |
(三) 互联网金融理财冲击 | 第37页 |
(四)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竞争加剧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其它信托公司银信合作创新发展案例及经验借鉴 | 第39-48页 |
一、案例介绍 | 第39-45页 |
(一) 平安信托ABN信托产品 | 第39-41页 |
(二) 中信信托消费信托产品 | 第41-43页 |
(三) 长安信托私人银行家族信托产品 | 第43-45页 |
二、经验借鉴 | 第45-48页 |
(一) 顺应监管要求,建立标准银信合作业务 | 第45页 |
(二)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 第45-46页 |
(三) 转换公司职能,增强主动管理能力 | 第46页 |
(四) 提供个性化业务服务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建信信托银信合作业务创新发展方向和基本措施 | 第48-55页 |
一、建信信托银信合作业务创新发展方向 | 第48-50页 |
(一) 回归信托本源,走自主管理道路 | 第48-49页 |
(二) 回归金融本源,走服务实体经济道路 | 第49-50页 |
二、建信信托银信合作业务创新发展基本措施 | 第50-55页 |
(一) 成立银信业务创新发展委员会 | 第50-51页 |
(二) 转换调整与银行理财子公司合作 | 第51页 |
(三) 拓展银信业务合作平台 | 第51-52页 |
(四) 提升银信业务管理系统建设 | 第52-53页 |
(五) 完善银信业务人才培养机制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