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

长江源区高寒高海拔典型小流域水循环规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研究区概述第17-26页
    2.1 地理环境第17-18页
    2.2 水文气象第18-21页
        2.2.1 气温第18-19页
        2.2.2 风速第19-20页
        2.2.3 相对湿度第20页
        2.2.4 降水第20-21页
        2.2.5 径流第21页
    2.3 冰川与冻土第21-22页
    2.4 数据来源第22-26页
        2.4.1 站点介绍第22-23页
        2.4.2 历史数据选取第23页
        2.4.3 新增布设站点第23-25页
        2.4.4 远程数据采集第25-26页
第3章 水文气象要素分析第26-43页
    3.1 气温第26-28页
    3.2 降水分析第28-34页
        3.2.1 降水修正第28-31页
        3.2.2 修正后降水分析第31-33页
        3.2.3 降水类型第33-34页
    3.3 蒸散量分析第34-36页
        3.3.1 历史蒸发数据第34-35页
        3.3.2 高桥公式第35-36页
    3.4 土壤温湿度第36-41页
        3.4.1 土壤温度第37-39页
        3.4.2 土壤湿度第39-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径流变化特征与气候要素相关分析第43-58页
    4.1 长江源区径流类型和径流特征第43-44页
        4.1.1 长江源区河流类型第43页
        4.1.2 长江源区径流特征第43-44页
    4.2 径流多年变化与周期特征第44-46页
        4.2.1 径流多年变化特征第44-45页
        4.2.2 日平均径流变化特征第45-46页
    4.3 径流-气候相关分析第46-54页
        4.3.1 主成分与因子分析第46-50页
        4.3.2 径流与降水关系第50-52页
        4.3.3 径流与气温第52-53页
        4.3.4 径流与土壤温湿度第53-54页
    4.4 水循环分析第54-56页
        4.4.1 水量平衡第54-55页
        4.4.2 水文循环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水文模型模拟径流分析第58-74页
    5.1 寒区水文模型第58-59页
    5.2 CRHM模型第59-66页
        5.2.1 基础模块第60页
        5.2.2 辐射模块第60-61页
        5.2.3 蒸散发模块第61-62页
        5.2.4 积雪模块第62-63页
        5.2.5 冻土模块第63页
        5.2.6 土壤模块第63-64页
        5.2.7 冰川模块第64-65页
        5.2.8 汇流模块第65-66页
    5.3 模型的参数化设置第66-67页
        5.3.1 模型参数第66页
        5.3.2 驱动数据第66-67页
        5.3.3 模型验证的标准第67页
    5.4 模型输出第67-70页
        5.4.1 按日分析第67-70页
        5.4.2 按旬分析第70页
    5.5 径流讨论第70-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7页
    6.1 主要结论第74-75页
    6.2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附录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凝胶的高效矿化及其光响应的研究
下一篇:水稻TGW6基因编辑检测方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