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建设中海绵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海绵城市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海绵城市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相关概念的研究 | 第15-17页 |
1.3.1 建成环境 | 第15-16页 |
1.3.2 适宜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7-22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5.3 研究框架 | 第20-22页 |
第2章 适宜海绵技术创新研究 | 第22-32页 |
2.1 理念创新 | 第22-26页 |
2.1.1 系统思维创新 | 第22-23页 |
2.1.2 强化雨水下渗 | 第23-24页 |
2.1.3 自然净化环境 | 第24-25页 |
2.1.4 源头减排控制 | 第25-26页 |
2.2 技术创新 | 第26-29页 |
2.2.1 截污篮(初期雨水截污技术) | 第26页 |
2.2.2 新型雨水桶(屋面雨水截污技术) | 第26-27页 |
2.2.3 绿色屋面减排技术 | 第27-28页 |
2.2.4 生物滞留设施 | 第28-29页 |
2.2.5 区域净化技术 | 第29页 |
2.2.6 蓄水模块(雨水蓄存技术) | 第29页 |
2.3 材料创新 | 第29-31页 |
2.3.1 透水性材料 | 第29-30页 |
2.3.2 固废再利用 | 第30页 |
2.3.3 人造介质土 | 第30-31页 |
2.4 标准创新 | 第31-32页 |
第3章 建成环境特征及施工案例分析 | 第32-50页 |
3.1 基本影响因素 | 第32-35页 |
3.1.1 降雨条件 | 第32-34页 |
3.1.2 土壤渗透性 | 第34页 |
3.1.3 竖向作用 | 第34-35页 |
3.1.4 地下水 | 第35页 |
3.2 城市道路 | 第35-39页 |
3.2.1 城市道路地下水排泄形式 | 第35-36页 |
3.2.2 突出问题总结 | 第36页 |
3.2.3 城市道路案例分析 | 第36-39页 |
3.3 建筑小区 | 第39-41页 |
3.3.1 建筑小区地下水排泄形式 | 第39页 |
3.3.2 突出问题总结 | 第39-40页 |
3.3.3 建成小区案例分析 | 第40-41页 |
3.4 公园绿地 | 第41-46页 |
3.4.1 不同公园绿地的特征 | 第42-43页 |
3.4.2 突出问题总结 | 第43-44页 |
3.4.3 绿地案例分析 | 第44-46页 |
3.5 城市水系 | 第46-50页 |
3.5.1 城市水系特征 | 第46页 |
3.5.2 突出问题总结 | 第46-47页 |
3.5.3 城市水系案例分析 | 第47-50页 |
第4章 建成环境下的适宜技术应用分析 | 第50-70页 |
4.1 建筑与小区技术应用 | 第50-55页 |
4.1.1 项目概况 | 第50-51页 |
4.1.2 现状描述与突出问题 | 第51-52页 |
4.1.3 技术措施与方案选择 | 第52-53页 |
4.1.4 典型案例分析 | 第53-55页 |
4.2 市政道路技术应用 | 第55-60页 |
4.2.1 项目概况 | 第55-56页 |
4.2.2 现状描述与突出问题 | 第56-57页 |
4.2.3 技术措施与方案选择 | 第57-58页 |
4.2.4 典型案例分析 | 第58-60页 |
4.3 公园绿地技术应用 | 第60-65页 |
4.3.1 项目概况 | 第60页 |
4.3.2 现状描述与突出问题 | 第60-61页 |
4.3.3 技术措施与方案选择 | 第61-62页 |
4.3.4 典型案例分析 | 第62-65页 |
4.4 城市水系技术应用 | 第65-68页 |
4.4.1 项目概况 | 第65页 |
4.4.2 现状描述与突出问题 | 第65-66页 |
4.4.3 技术措施与方案选择 | 第66-67页 |
4.4.4 典型案例分析 | 第67-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