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光轨道角动量的应用 | 第10-12页 |
1.3 光轨道角动量复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自由空间中光轨道角动量传输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2 光纤中轨道角动量模式传输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4 论文研究重点及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光轨道角动量传输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2.1 光轨道角动量在光子晶体光纤中传输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 轨道角动量在光纤中的表示 | 第20页 |
2.3 轨道角动量的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2.4 COMSOL软件 | 第25-26页 |
2.4.1 COMSOL软件概述 | 第25页 |
2.4.2 软件COMSOL对OAM光子晶体光纤进行模拟仿真的基本步骤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新型OAM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及优化 | 第27-41页 |
3.1 设计要求 | 第27-28页 |
3.2 新型OAM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思路 | 第28-31页 |
3.2.1 折射率差的选择 | 第28-30页 |
3.2.2 结构选择 | 第30-31页 |
3.2.3 包层中空气孔形状选择 | 第31页 |
3.3 光子晶体光纤晶格排列选择 | 第31-32页 |
3.4 新型OAM光子晶体光纤结构 | 第32-33页 |
3.5 新型OAM光子晶体光纤的优化 | 第33-37页 |
3.5.1 纤芯半径的选取 | 第33-35页 |
3.5.2 包层与纤芯中心距离的选取 | 第35-37页 |
3.6 OAM模式的场强分布和电场分布 | 第37-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新型OAM光子晶体光纤性能分析 | 第41-51页 |
4.1 折射率差 | 第41-42页 |
4.2 色散 | 第42-44页 |
4.3 损耗 | 第44-45页 |
4.4 非线性系数 | 第45-50页 |
4.4.1 纤芯半径对非线性系数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2 包层距纤芯中心距离对非线性系数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3 波长对非线性系数的影响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4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1-52页 |
5.2 OAM光子晶体光纤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52-53页 |
5.3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57-58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58-59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