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多柔度环节电液伺服系统及其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第11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页
    1.3 电液伺服系统研究现状第11-18页
        1.3.1 电液伺服动力元件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弹性刚度方向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3 液压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第15-18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多柔度环节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第19-28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工作原理第19-21页
    2.3 多柔度环节电液伺服系统的研究第21页
    2.4 阀控缸系统建模第21-25页
        2.4.1 伺服放大器建模第21-22页
        2.4.2 电液伺服阀建模第22页
        2.4.3 液压缸和负载模型第22-24页
        2.4.4 传感器检测环节第24-25页
    2.5 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5-27页
        2.5.1 电液伺服系统运动方程第25页
        2.5.2 多柔度环节电液伺服系统分析第25-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多柔度环节耦合及系统稳定性分析第28-38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多柔度环节关系探讨第28-33页
        3.2.1 研究负载弹性刚度等于机械连接刚度且远小于液压弹性刚度第28-30页
        3.2.2 研究负载弹性刚度远小于机械连接刚度和液压弹性刚度第30-31页
        3.2.3 研究负载弹性刚度等于机械连接刚度和液压弹性刚度第31-32页
        3.2.4 多种柔性环节系统耦合特性分析第32-33页
    3.3 多柔度环节系统稳定性分析第33-37页
        3.3.1 全闭环稳定性分析第33-35页
        3.3.2 半闭环稳定性分析第35-36页
        3.3.3 控制器方案判定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多柔度环节系统仿真及控制策略研究第38-53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多柔度环节耦合仿真分析第38-43页
        4.2.1 多柔度环节系统频域分析第38-40页
        4.2.2 多柔度环节系统时域分析第40-43页
    4.3 校正控制器研究第43-45页
        4.3.1 校正器设计方法第44-45页
    4.4 基于神经网络的PID自整定算法研究第45-49页
        4.4.1 单个神经元第45-46页
        4.4.2 BP神经网络第46-47页
        4.4.3 BP算法第47-48页
        4.4.4 常规PID控制第48-49页
    4.5 BP神经网络与PID的控制研究第49-52页
        4.5.1 神经网络与PID的研究第49-50页
        4.5.2 单神经元的PID控制设计第50-51页
        4.5.3 BP神经网络与PID控制第51-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多柔度环节电液伺服系统实验研究第53-67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多柔度环节系统仿真实验第53-58页
        5.2.1 前馈校正器仿真第53-54页
        5.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第54-58页
    5.3 实验控制研究第58-63页
        5.3.1 实验系统原理第58-61页
        5.3.2 实验控制方案第61-63页
    5.4 实验控制分析第63-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重控制策略的三相四桥臂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