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产品场外期权套期保值的案例研究--以“嫩江模式”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页 |
1.2.1 场外期权的界定 | 第10页 |
1.2.2 套期保值的界定 | 第10页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关于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关于场外期权定价模型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3 关于场外期权套期保值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4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3页 |
1.4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2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研究难点与主要创新 | 第15-17页 |
1.5.1 研究难点 | 第15页 |
1.5.2 主要创新 | 第15-17页 |
2 场外期权套期保值的发展 | 第17-24页 |
2.1 全球场外期权套期保值的发展状况 | 第17-18页 |
2.2 美国农产品套期保值的发展状况 | 第18-20页 |
2.3 国内场外期权的发展状况 | 第20-21页 |
2.4 我国农产品场外期权套期保值市场的发展 | 第21-22页 |
2.5 国内外场外期权套期保值市场的特点 | 第22-24页 |
2.5.1 国外场外期权套期保值市场的特点 | 第22-23页 |
2.5.2 国内场外期权套期保值市场的特点 | 第23-24页 |
3 嫩江模式介绍 | 第24-30页 |
3.1 嫩江模式的参与方介绍 | 第24-26页 |
3.1.1 嫩江县简介 | 第24-25页 |
3.1.2 阳光农险简介 | 第25页 |
3.1.3 浙商期货简介 | 第25-26页 |
3.2 嫩江模式 | 第26-30页 |
3.2.1 嫩江模式操作流程 | 第27-28页 |
3.2.2 嫩江模式场外期权套期保值结算情况 | 第28-29页 |
3.2.3 嫩江模式的特点 | 第29-30页 |
4 嫩江模式分析 | 第30-41页 |
4.1 阳光农险参与的作用分析 | 第30页 |
4.2 浙商期货操作成本分析 | 第30-31页 |
4.3 嫩江模式场外期权定价分析 | 第31-32页 |
4.4 嫩江模式场外期权的风险分析 | 第32-36页 |
4.4.1 2015年场外期权套期保值风险分析 | 第32-34页 |
4.4.2 2016年场外期权套期保值风险分析 | 第34-36页 |
4.5 嫩江模式的套期保值效果评析 | 第36-38页 |
4.5.1 2015年场外期权套期保值效果评析 | 第37-38页 |
4.5.2 2016年场外期权套期保值效果评析 | 第38页 |
4.6 嫩江模式的优点 | 第38-39页 |
4.6.1 低投入高效益的优势 | 第38-39页 |
4.6.2 灵活的场外期权定价优势 | 第39页 |
4.7 嫩江模式的不足 | 第39-41页 |
5 案例启示与政策建议 | 第41-43页 |
5.1 嫩江模式的启示 | 第41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页 |